舊日病人轉院困難事

天峯醫生 | 2022-08-31
醫護的共同目標是照顧病人,所以不同部門或公私營醫院,都需要建立互信的關係。(彭博圖片)

醫學院新一年度開學,在各種嚴格的防疫安排下,同學們終於可以開始重新上病房看病人。筆者也因為需要幫助同學們的臨床教學,再次踏足那個曾經留低不少汗毛的神經外科病房,卻竟然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
以前工作的神經外科部門,大概在十多年前由「舊座」搬去「新座」,「新座」是指為醫院擴建而起的新急症大樓。搬去「新座」以後,病床數目雖沒增加,空間就真正「闊落」許多。不但病格外的走廊位寬闊了,就連護士站跟治療室之間也有偌大的距離。
今次回到病房,打開門第一眼看到的竟是,幾近「一望無際」的病床和病人,把原本相當闊落的空間填得飽滿。護士站對出位置已經擺滿病床,病格出面的走廊位也是一整行的病床,就連病格入口也幾乎看不到。
昔日在「舊座」,「加床」已是常態。「舊座」病房空間比「新座」狹窄得多,原本病床之間已難言什麼「社交距離」。加起床來,自然顯得密密麻麻。來到「新座」空間多了,原本加三數張床也不會太起眼。但此情此景,雖然明知新冠疫情為不同專科部門都帶來不少壓力,確實有些「聞名不如見面」的震撼。
人滿之患
病人多,自然需要想辦法讓他們盡快出院。有不少神經外科病人,在完成療程和/或病情穩定後,由於仍然需要較強度的康復訓練,未必適宜即時回家,便需要轉介到康復醫院。
在公營醫療體系中,由於康復病房(又稱延後護理病房)和療養病房較少要處理急症,所需的醫療配備和人手相對簡單,其成本比急症醫院低得多。而且康復病房通常會裝置較大型的康復器具,亦有相對寧靜和少人流的環境,更有利病人作較長時間的康復治理。
另一類獲轉院安排的病人,需要得到長期照顧。他們多數因為長久的神經損傷,康復機會較微,需要安排家居照顧,或尋找合適院舍,或需時觀察以確定病人長期照顧的需要。此外,還有一些屬於比較晚期的病人,已不再適合進取的治療,反而更需要寧靜和舒適環境,去完成人生的最後階段,這類病人便會被轉送至療養院。
當年筆者還在「舊座」工作時,面對病房經常出現擠迫的環境,其中一個處理方法,自然就是盡快安排上述合適的病人,轉到康復醫院或療養院。然而,要安排轉院,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轉院安排要經病人或家屬同意。不少病人或家屬都會因不同理由而拒絕轉院,例如考慮到康復醫院或療養院位置多數偏僻,探病不夠方便;又或者擔心康復醫院或療養院的設備不及急症醫院,萬一病人病情有變,或未能得到即時和妥善的治理等。於是醫護同事常須花費時間和工夫,才能說服病人或家屬接受轉院安排。
此外,無論是康復醫院或者療養院,由於其作用和醫院配置不同,會有相應接收病人的條件。作為主動轉介的急症病房一方,都會知道康復醫院或療養院所列出的條件,以便轉介合適的病人。只是,作為接收的一方,仍然要先取得病人的資料,經過審視、準備病房等,有時一天甚至兩天,才會通知急症病房可以接收哪些病人。
不過值得理解的是,康復醫院或療養院同樣有人滿之患,不被接納可能是因為「無床」。
除非明知病人不適合,急症醫院第二天也會繼續「book床」,不接納的話第三天再book,直到有床為止。如果康復病房或療養院已表明接納病人,只是因為未有床而不能成行,急症病房的同事便會每天打電話去「問床」。
還有,即使康復病房或療養院接收病人,安排運送病人又是另一個問題,還要配合醫生文件、攞藥、約期覆診等等。急症病房通常要安排非緊急救護車,由於非緊急救護車要進行調配,往往須早一天預約,同樣有機會滿額。所以,病人有時再花一兩天才能出發轉院亦不足為奇。也因此,的確有小部分病人在臨轉院前才發現情況有變(例如發燒或驗出有抗藥病菌等),又或者病人改變主意而被迫取消轉院安排。
互相質疑
在這些繁瑣的程序之下,便很容易出現急症醫院病房的同事,和康復醫院或療養院病房的同事,互相質疑甚或抱怨的情況。轉院流程不暢順,大家都會覺得是對方不合作、安排不周全所致。
當時自己雖然主力在急症部門工作,同樣會定期到康復醫院外科病房,巡看病人的康復進度,且身兼康復醫院的神經外科負責醫生,對雙方病房同事的習慣和處境都相對地了解。
事實上,很多時雙方的互相質疑,是源自彼此的不了解,導致彼此的不信任。
曾經問過康復病房同事,既然急症病房工作人員都知道轉院條件,康復病房可否不作篩選,只要有病床,便讓急症病房直接決定哪些病人適合轉過來。康復病房同事說不能夠,因為生怕這樣的話,急症病房便會任何病人都轉過來。當時心想:「真的嗎?」
交換計劃
急症病房急於流轉,要等一兩天才能轉走病人,對他們來說當然很慢;康復病房節奏較為輕緩,但就很怕收到有機會轉差、又或不適合做康復治療的病人。
對雙方而言,資訊的準備、查閱、一來一回,其實都很花人力物力。自己都做了工作,效果不彰的時候,自然會覺得是對方的問題。
筆者於是大膽跟兩個病房的運作經理建議,雙方病房的護士可否有個「交換生」計劃?
當時兩個運作經理不約而同地說:「不可能,沒有同事會報名。」
之所以提出這個建議,是希望雙方有機會到對方那邊去了解不同的工作模式。康復病房同事可以感受急症病房的「水深火熱」,急症病房同事可以了解康復病房的憂慮和關注。
經過起碼兩年時間,理順了很多資訊傳送和非緊急救護車安排的程序。畢竟安排轉院很少「即興」,通常預早計劃。醫護可以預先向病人和家屬解釋轉院的需要,還要建立直接和有效的溝通機制,並增加資訊透明度,尤其是轉院病人名單的優次,以及未能接納某些病人的原因,令彼此之間得以建立信任,自然願意朝着同一目標改進。
與此同時,筆者持續游說各持份者,終於成功有了第一次「交換生」計劃,之後持續有不少同事自願參加。慢慢地兩邊病房建立了「互相認識」的關係,之後至少筆者也甚少聽見他們再有抱怨對方的聲音了。
時至今日,公營醫療系統之內,轉送病人到康復醫院的安排,已經累積了不少經驗和改善。
以前工作的神經外科康復轉院安排其實相對簡單,因為巡房的醫生都是同一組,只是最初兩邊的護士團隊隸屬於不同部門,便也經歷過一段不順𣈱的時間;其他部門/醫院的轉院安排,通常牽涉不同部門或專科,其流程和溝通就會更加具挑戰性。
然而,無論團隊如何不同,所照顧的仍然是同一個病人,大家便需要視為同一個團隊。既然屬於同一個團隊,便需要彼此了解和信任,也需要尋找共同的目標和價值。「交換生」計劃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但其原意只為嘗試親身體驗、感受、認識。很多時真的「聞名不如見面」,不為研判誰是誰非,只為多一份諒解。當大家真正做到為着共同目標和價值去協作,便會願意一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再覺得只是為了幫對方、做對方應該做的事。
就如筆者8月17日文章〈公私營醫療之間〉所言,以往的公私營協作,很多時將公營和私營作為兩個個體考慮,但香港的整體醫療配置實在需要將公私營一併籌劃。
公營醫療和私營醫療,如果能夠視為同一個團隊,醫療改革更事半功倍。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公私營醫療協作迎疫情,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