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中有序

顧小培 | 2022-09-12
在動用腦作思考的過程中,因「聯想」而達致另一些知識或理解,我們用上了「觸類旁通」這成語。

在汽車駕駛座上之時,若要知悉車身兩側及車尾後面的狀況,只須察看安置在司機目光輕易可及的「後視鏡」,一瞄即了然。現在發明了後視攝影鏡頭,更加方便;不少車中設有的電腦,具原置的攝錄功能,在倒車的時候,司機能在電腦熒幕上清楚看到車後情形,於是避免碰撞。
我初學駕駛汽車之後不久,發覺養成一個很荒謬的習慣。在馬路行人道上步行之時,若忽然想知道背後的情況,竟然不是像之前那般,回頭看,或是轉身看,而是保持面部向前,眼睛卻不住地往前方左右找後視鏡。
上述者相信是潛意識使然。但有的時候,習慣可以導致的,不單單是潛意識,更可以是完全錯誤的理解。例如先給小孩子看手機,讓他學會了用手指將熒幕上的形象滾動,之後給他一本書,他也會同樣地在書中圖畫上掃動,而不懂得去翻頁。
電腦熒幕上的「點觸」功能,是使用上的一大進步。最早的時候,操控電腦的手法是「按鍵盤」,那無疑源自打字機。之後有人想到,何不將這個操作機制直接放置在屏幕上,不更方便嗎?但做起來,每次只能按一個鍵,成效有限。繼續鑽研下去,走出了「多點觸控」(Multi-touch)的技術,再而發展到今天這個像是理所當然「掃屏幕」的操控功能。顧名思義,其中的主要關鍵,在於能夠同時將超過一個「點」觸而動之。
在動用腦作思考的過程中,因「聯想」而達致另一些知識或理解,我們用上了「觸類旁通」這成語。如果碰上一個人,跟他多番解釋也沒法令他領略,我們形容此人「點極都唔明」。可見「觸」和「點」,也能在我們腦筋基本運動中發揮作用。而這種運動所牽涉到的,肯定不是單一的神經細胞,而是「多點觸控」的技術。
然則「多」不可以是無限量的,多得來也須有秩序、有條理,否則可以陷於「亂」的境地。譬如風暴,若是去到「狂風暴雨」的程度,可以帶來災害。
黃霑所說的「腦海大風暴」(Brainstorming),也就是所謂「思想激盪法」,表面上看來,像是雜亂無章的:一群人集在一起,各人就有關研討的主題,各抒己見,內容天馬行空,擺脫所有窒礙,其中不乏可笑和荒謬的見解。但過程中有主持者在維持秩序,禁止任何打斷或批評。同時亦有人把所有點子記錄下來。在稍後,再將大家的見解分類整理,考慮採用。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