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機心

顧小培 | 2022-09-29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所說的「器」也是指用具。但須注意的是,他亦是用上了一個「利」字。

看了本欄過去多天的文章,一位朋友對我說,耕種的老人抗拒使用「槔」(抽水機),因為他不想自己的行為將自己陷入「機心」。然則他「抱甕而出灌」,抱水甕澆水灌地,其中的操作,不也就利用了「機」嗎?因為那個甕亦是人造的,並非天然之物。如果他一心只借力於自然,理應用手去舀水才對。
朋友的說法有謬誤之處。那在於,「甕」只是「器」,也就是用具而已,其中既沒有「機」,其本身更不是「機」。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南懷瑾老師解釋:「埏,是捏土。埴,是黏土。」用這土製造陶器,須使它內裏有空間,才能成為「器」而發揮功用。老子總結說:「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在這器皿中,其結構部分具有實體,能提供功利之效能;空無一物的部分,則可以發揮它的用途。
老子是借物體的形狀,指出原來在「有」中之「無」,也能起作用。他接下來舉的例子也是闡述同一個道理:「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建造房子時,須開闢門和窗;有了這些空間,那才得以成為居室。來來去去,他說的只是用具。他可沒有涉及「器」中「有機」或「沒有機」的差別。
但我們不妨看看另一句名言,以作比較。那出自《論語.衛靈公》。「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所說的「器」也是指用具。但須注意的是,他亦是用上了一個「利」字。
如果將兩人的說話合在一起,將老子以埏埴造出來的「器」,套進孔子所述的「器」,產生的問題會是,這個「器」中的哪個部分才有「必先利」的需要?以「甕」而言,自是那個團團然屬實物的甕壁。至於具體「利」的操作,乃是在於「加大其體積」。除此之外,為了令內中儲水空間更大,亦同時須把甕壁造得更厚更堅固。
然則孔子與子貢對話中,涉及的其實是「為仁」之道,而不是「甕」。「仁」只能是抽象的,也是很空泛的。若想用之作工具,該怎麼樣做?解說時總得依附一些實物。針對子貢這個政治家的特殊處境,孔子續說:「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南懷瑾老師解釋:「先要和這個國家的上流社會、政府首長的關係都搞得非常好,同時把社會關係搞好,然後才可以有所作為,達到仁的境界。」
看起來,孔子倒是頗有「機心」的人。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