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專業成為有溫度的醫療

天峯醫生 | 2022-11-09

若果問100個打算入讀醫學院的同學:「什麼理由令他們想做醫生?」
相信最多人答的答案會是,希望將來能夠幫到病人、服務社會。
作為受過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我們必然都想在病人身上發揮自己專業。的確,看到病人在經過自己的診治之後康復過來,會是最感到驕傲和開心的事情。但也許就是這個緣故,醫護人員很容易將幫助病人的焦點放在醫療程序和專業技巧上面。
「要幫你抽血呀,痛也要忍耐一下,你血管很幼,若果動來動去就會抽不成啦。」
「一定要插胃喉來幫你餵食,你只需好像吞口水那樣便可以,若果不斷用舌頭把喉管弄出來便插不成。」
「傷口痛是正常的,如果你整天打開紗布看傷口,只會更容易發炎。」
「你這樣會容易弄髒,你可以早些叫我們幫你,或用成人紙尿褲,便不用走來走去。」
「你們不能夠留在這裏,做手術時間很長,病人做完手術後便會通知你們了,不用太擔心吧。」
在繁忙的病房裏,以上情景對醫護同事來說其實都是最平常不過,基本上每天都在發生……
病人在抽血一刻因為痛而動了一下,以至要再抽第二次;不願被插胃喉,不斷將喉管吐出來;不時喊傷口痛,生怕是不是傷口發炎;趕不及上廁所,在病床上失禁了;他們家人重複到手術室護士站,詢問病人手術進度。
對醫護同事來說,是日常,但對病人和家人來說,都是大事。然而,正正就是在繁忙病房裏,明白病人背後的需要顯得更為重要。
我還是醫學生時,老師故意要我們同學之間互相抽血和打點滴。當時很多同學都叫苦連天,「真的要這樣做嗎?」時至今日,筆者依然記得被打點滴的感覺。針刺過皮膚一刻其實不是最痛,最痛是當針在皮下遊走「尋找」血管的時候,若果未能即時刺中血管,那種心裏焦急而皮下挪動刺痛的感覺,真的不容易以筆墨形容。還有,我自問已經不怕打針,但對於一些怕打針的人來說,打針可能比打他們一巴掌更難受。
病人視角
筆者反而未試過被插胃喉,不過可以想像的是,那種強行吞嚥一條帶點「膠」味又硬又粗的東西,徘徊在喉嚨而自然反應所驅使的作嘔感覺,同樣是不足為外人道。就算順利吞得下,喉嚨總是有些「東西」的不適感,也難怪病人會試圖自己拔走喉管。
傷口會痛當然是自然不過的事,只是每個人忍痛能力也不同,尤其對一些從未試過的創傷,有時會痛少一點,有時又好像痛多了。
因為傷口被紗布蓋着,不知道裏面是什麼狀態,又不時好像有些分泌物或血水滲出,那種生怕傷口惡化或發炎的憂慮當然也不難理解。
大小二便更是每個人自然生理需要,但作為病人,行動不便,留在床上解決對大部分人來說都不太習慣,也可能覺得尷尬。見醫護人員如此繁忙,未必願意叫喚他們,便寧願自己嘗試走去洗手間。只不過病人有機會高估自己的忍耐能力,甚至是活動能力,失禁還算事小,最擔心是跌倒。
作為外科醫生,手術更加是「日常過日常」,但其實大部分做手術的病人都是第一次做手術,其家人擔心更是人之常情。況且,他們對手術前、中、後的流程肯定並不熟悉,無論手術室環境和裏面同事對他們來說都是陌生的。但醫護同事繁忙又是不言而喻,要同時兼顧病人和家人對手術和陌生環境的恐懼的確需要多點工夫。
正正因為這個緣故,十多年前曾經跟手術室同事做了一個項目。當中包括拍了一段短片,從病人的視角,模擬其在病床上,由病房被送往手術室,護士在手術室護士站跟病人核對資料的情況,還有由護士站送入手術房、過床,甚至包括麻醉科醫生為病人麻醉前和手術後病人甦醒時的情景。
短片會在病人手術前一天給他們看,目的就好像飛機起飛前看飛行安全影片一樣,令從未入過手術室的病人可以先對環境和程序有一點了解,從而減少病人做手術前後之擔憂。
十多年前拍短片並不如現在方便,但項目整體效果不錯。
以今時今日之科技發展,要做到更真實到位的手術室短介及更詳盡的手術資訊,理應更容易。
隨着智慧手術室的發展,除了有更個人化的資訊外,有些醫院的病者家人可以用手機透過QR code,得到病人手術進度之簡單適時資料,令家人減少擔心,也較容易預算時間,更不用不時到手術室找醫護人員詢問,變相亦減省了醫護同事的工作量。
再談另一個故事,當年自己還是實習醫生的時候,有位男孩子手肘關節附近骨折,需要做手術。由於男孩不足18歲,我便跟他媽媽解說做手術的原因、大致過程,以及術後有機會發生的情況。媽媽自然滿是擔心並顯得有些不知所措,聽了解釋之後,她終於同意男孩做手術,只提出一個要求:「可不可以由你幫他做這個手術?」
其實我當時只是個實習醫生,根本沒有能力做這種手術,唯有再向媽媽解釋,會有具經驗的醫生幫她孩子做手術。幸好之後手術順利,男孩子也很快康復出院。雖然手術不是我做的,但自己當時也確實感到有點驕傲和開心。
勝過AI
香港大部分醫護人員,尤其是本地畢業者,專業訓練多在公共醫療機構中進行,我們的專業知識其實都是在公立醫院病人身上獲取。除了專業技巧之外,還有學習到病人心裏想要的是什麼。
只是,當一切變成日常,我們也許因為太熟悉日常醫療程序,也可能真是太繁忙,要不忘記病人(或家屬)的感受,彷彿反而變成一件不容易的事。
但畢竟病痛都是一件苦事,簡單如進食和清潔都變成一個難題,加上面對不確定性和陌生人及環境,病人需要的可能不是純專業知識。在乎病人身心靈感覺,在乎他們家屬的疑慮,才能讓我們的醫療保住原有溫度。

醫護人員對病人的關懷能帶給他們溫暖。(法新社圖片)

最近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呼籲年輕醫生效法前輩在公院做到退休服務巿民,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亦提醒醫學生毋忘從醫初心,鼓勵留在公院工作。但有報道稱不少實習醫生因公院工作環境差,為每個病人診症時間太短,甚至有說公院「根本容不下有初心的醫生」,所以很早便計劃完成實習後便轉投私營或考到專業試後便移民。
個人認為,很難知道每個醫學生的「初心」是否一樣,也誠然同意需要改善公院工作環境和工作量等問題。事實上,很難期望所有有初心的醫生都願意留在公院,只希望「幫到病人、服務社會」能夠繼續成為我們的日常。
我們都知道,無論醫療發展如何發達,也未必能夠治好所有病苦。再者,隨着AI發展,論醫療技巧,人腦對電腦未必有必勝把握。
但有一樣東西,就只有我們,而且只要願意,無論在何時何地,大家都有能力給予病人和家屬;也只有這樣東西,才能讓我們的專業繼續成就有溫度的醫療。
那就是對病人的關懷。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醫療專業繼續溫暖,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