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憂後樂

顧小培 | 2022-12-07
「安樂死」這個詞,如果用孟子原來的說話來解讀,可能恰恰暗藏「與寓意相反」的含義。可以這樣詮釋:經過連番與病魔的搏鬥,歷盡苦痛磨練,終於能以死亡解脫,去到安樂的境地。那豈不是「死得好辛苦」?

廣州話有「好死」一詞。表面看解作「死得好」,即指「由生至死」過程中,沒有差強人意甚或痛苦的經歷,一下子很順暢適意地就能過渡了。但這詞語用起來,一般都具有反諷之意。例如針對某一事物說「邊會咁『好死』?」言下之意,哪有可能這般輕易,這麼順利?
中國人將「生老病死」連在一起說,因為四者都是人生中免不了的困厄,尤其是「死」。既全然不知道死後會怎樣,死亡的歷程中,更往往遭受極大痛苦。若能輕易順利離世,自會是「好」事。
英語有一個字Euthanasia,源自希臘語,後者正正就是「好」和「死」兩字結合而成。這個英文字一般翻譯為「安樂死」,喻死得安樂也。
然則,「安樂」與「死」連在一起說,原是另有所指。《孟子.告子下》有道:「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這裏「人恒過」中的所謂「過」,當然可以釋義「過失」、「過錯」;好像在說「一個人常常容易犯錯誤」。但須與後文連在一起解讀,才能知其深意。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心中有困惑、有憂慮,可以導使自己作出某種行為。「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看到別人的臉色和態度,再聽聽他的口氣,其立心用意,不言可喻,可藉之預料事情發展下去的趨向。正如英語所說,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先有彼,後有此,理所當然;有果必先有因。
一個國家中,如果在內沒有賢人(法家)和敢於說出拂逆意見的諫諍之士(拂士),在外沒有敵國外患,每每很容易就衰敗了。孟子的結論是,必須有憂患意識,最終才能達至安樂的境地。
再看同一篇中之前的說話。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段說話十分著名,很多人都能琅琅上口。其中描述的,都是一些「憂患」,涉及心志、筋骨、體膚、全身,行為。正是這些「憂患」,帶來對一個人的磨練。
「安樂死」這個詞,如果用孟子原來的說話來解讀,可能恰恰暗藏「與寓意相反」的含義。可以這樣詮釋:經過連番與病魔的搏鬥,歷盡苦痛磨練,終於能以死亡解脫,去到安樂的境地。那豈不是「死得好辛苦」?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