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喚起的性教育
對草間彌生留下深刻印象,記得是因為一次偶爾閱讀到她的故事。小時候因為受着媽媽的操控,草間彌生需要監視父親,並因親眼看到爸爸與其他女人發生關係,而對性產生厭惡;33歲遇上一生唯一的愛人,展開一場忘年戀,不過因為確定自己是一位無性戀者,她與伴侶便以柏拉圖式戀愛方法相處;因為對同志的支持,草間彌生於1968年以藝術行動,「舉辦」了美國第一場同志婚禮。近年社會對性別光譜多了討論,有人明白,有人疑惑,但各種交流也彷彿不夠「落地」,而其實草間彌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用自身及藝術,讓我們「看見」性與性別是一件怎樣的事。
要理解性別,首先要跳出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框架。美國喜劇演員Sam Killermann便創作了「性別薑餅人」(The Genderbread Person),用圖像先簡單解構「性別」其實是包含了「生理性別」(出生時被指定的性別)、「性別表達」(由打扮、行為等展現的性別氣質)、「性別認同」(對自己身份的理解,可與生理性別不同),以及「性傾向」(對哪一種性別有明顯及持續產生性與愛的感覺)。而在這性別概念中,人們可以自由流動地根據個人意願去「決定」自己各種性別是什麼,這選擇就像彩虹一樣可以很多元、富不同色彩。就像草間彌生,她就是在性別光譜中,尋找到可以定義自己的無性戀傾向(即會愛人,但是不會與對方進行性行為)。
而面對着對「性」的厭惡,又同時支持「性」的多元,草間彌生又如何透過藝術去表達她的想法呢?
適逢香港現在舉行草間彌生大型作品回顧展覽,觀眾不妨在欣賞她的展品時,從中發掘那充滿可能性的答案。
作者為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教育主任
www.famplan.org.hk/sexedu
[信健康] 草間彌生對性的啟示,兩性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