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貼金
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然後指出,「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如果將前句中文字的排列倒過來,可以這樣說:「野」的現象能見於「質勝文」,「史」的意思則包括「文勝質」。
本來,「文」解作線條交錯的圖案,泛指(形於外)花紋;「質」則是內在的,屬事物的根本特性。以人而言,「質」是樸素的本質,「文」是人類加之於上的經驗、見解,從而累積起來的人文文化。兩者須「彬彬」,也就是配合適當。
這裏「史」解作繁雜的文辭;「文勝質」形容的是,外表的詞藻將內中的本質掩蓋了,帶來不必要的累贅。那與我們一般理解「史」字的含義並不一樣。
一般的理解是,若用上「史」這個字,馬上想到的是「歷史」,那是指過去的事跡,以至一些記載過去事跡的書籍。古時尚有專職掌管文書和記事的官吏,是為「太史」。忽然想到,這些「史」的字義,跟孔子口中的「史」有沒有關連?
有人說,一個地方的文化,包括語言文字、社會風俗、組織原則,以至基本價值信念;而後者皆源自歷史,或起碼受到歷史的重大影響。「史」既是前人留下來的事物,「歷」更強調其過去性,一方面是主要客觀存在「事件、物體及現象」拾級、循序、跨越的經過,同時也顯現清晰分明的過程,宛如歷歷在目。
中國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例如《尚書》,那只是零星有間的記事。及至《左傳》,出現了有系統的編年史,雖屬進步,然而當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錢穆指出,「祭祀乃常事,常事可以不書;兵戎非常事。故《左傳》所載,乃以列國之會盟與戰爭為主」。及至《史記》,他說,「乃為以人物為中心」,故在〈本紀〉等之外,有〈世家〉、〈列傳〉,較詳細地敍述其時人物的個性和活動。再而由《漢書》始,開斷代史之先河。
錢穆《國史大綱》中的〈引論〉,開宗明義說:「中國為世界上歷史最完備的國家,舉其特點有三。」包括悠久、無間斷、詳密;此外,「要別有三,一曰編年,二曰紀傳,三曰紀事本末。」
現今不少自以為有顯赫功績之士,紛紛在有生之年刊印自傳,為的是名留後世。這些都可說是「史」。然則可能應該以孔子上述的說話來形容。這些「史」,未免是「文勝質」:矯揉造作,浮誇不實。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