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時制宜

顧小培 | 2023-01-12
上星期六,有一個頒獎典禮在香港大學舉行。獎項主題包括「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和「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蔡若蓮FB圖片)

上星期六,有一個頒獎典禮在香港大學舉行。獎項主題包括「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和「全港中學中國歷史研習獎勵計劃」,換言之,與歷史有關。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應邀出席並致詞。她引用國家主席習近平多年前說的,歷史「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寄語學生要透過國家的歷史文化追尋人生智慧;總括而言,鑑古知今。
那正是唐太宗說過的三面鏡子之一。《舊唐書.魏徵傳》記載他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習近平和蔡若蓮所說的,原則上都沒錯;但在應用上,有一個「預警」(caveat),也就是,「須注意之處」。
若要明白caveat這個字,最好的方法是循一個法律用詞去了解。我們買東西時,見到店裏明明白白地有標貼說明:貨物出門,恕不退換。那是賣方為保障自己而說的:交易的徹底完成,以「出門」為分界線;一旦越過了這條線,就再也沒有反悔餘地,買賣不得作廢。這句標貼雖然說得凶,但也可被視為給予買方的善意提點,叫他看清楚、想清楚才好買。法律上,那叫caveat emptor,是拉丁文,英語譯作Buyer beware,中文是「顧客留心」。顧客在下決心購買之前,不但須仔細察看貨品有沒有瑕疵,還須就出售貨者所作的表述(representations),加以審視思考,而不應照單全收。同樣地,歷史記載的事物,「搬到今天作比較」,不可以照單全收。
這裏面的道理,可以用唐太宗三面鏡子中的第一面鏡子來闡釋。他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事實上,鏡中反映出來的事物,與現實中的境況一模一樣。例如放一輛汽車在鏡前,車頭向東,車尾向西,鏡內那車的坐向亦會如是:車頭向東,車尾向西。但我們「看上去」(搬到眼中作比較),卻是反過來了。
以歷史而言,可以從兩個字看到其中微妙的分別。一是「史實性」(Historicity),喻「確有其事」;另一是「歷史性」(Historism),可以粗略地形容是「前事之鑑」。前者表露的是實實在在發生了的事跡,察看時,必須顧及當其時實際的背景狀況。後者是我們從而取得的「教訓」(moral),那是抽象的,可以用作參考,但不應「照辦煮碗」地搬過來。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須因時制宜。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