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以表述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是莎士比亞最常被引述的名句之一。到今天,這句說話的用途已擴闊了,廣泛地用於表達例如「做抑或不做?」「去還是不去?」的選擇題。詞意也像很有哲理:將一些決策性疑難,歸結為最單純的「肯定」或「否定」。其實,在原著《王子復仇記》(Hamlet)中,所謂「to be」乃是解作「存在」,並不含任何積極行動之意。
與另一個名句作比較。法國哲學家笛卡兒(Descartes)說的「我思故我在」(Je pense, donc je suis),譯為英語是「I think, therefore I am」。動詞「am」正是「to be」的變體,也是解作「存在」。笛卡兒說,我能夠思考,那就可以證明「我」並非幻象,而是真的有「我」的存在。莎士比亞說「存在還是不存在?那是問題的癥結」時,他要表達的原來竟是:「要活還是要死?」
莎士比亞接着說:「選擇『忍受』命運帶給你所有那些令人討厭的事物,還是簡單地、將煩惱一勞永逸地『結束』而非『對抗』,哪一個才是更崇高的做法?」前者是,茹苦含辛地繼續做人,後者則是一死了之。他指出,「死亡」只不過是「沉睡」,一種能摒除世間所有煩惱和驚悚的睡眠。
做人有什麼煩惱?莎士比亞稱之為「生命中的屈辱」(life's humiliations),他列舉的例子是:上級的殘暴、傲慢者的欺侮、渴求而不可得的痛苦、法律制度的低效、當權者的鹵莽、惡人加諸善人的凌虐。
那是一個「列表」(list)。古今中外,都有把各式各樣「類同但有別」的事物集中而分列的做法,以幫助思考。我們不妨將這樣做的好處,也作如下分列。
第一,世間東西雜亂無章,須好好整理以容易處理。第二,集中分列,找出箇中相類處,成為有意義組合。第三,分門別類以避免「因循」弊害。第四,我們一向喜歡替各種東西作比較。先將相類者放在一起,才能相比高低。第五,列表能幫助規劃:作出取捨,孰先孰後?第六,備忘,例如購物清單,一想到有什麼缺乏的就寫上去,往超級市場時不致遺漏。第七,作為一個催動的工具。例如新年伊始做一張勵志的任務計劃書。第八,先將事物分列,可以減低處事時的紛亂和焦慮。第九,作簡便的引用,例如我們說「四書」、「五官」、「七彩」。整體而言,列表之舉可以節省時間,提升效率,幫助執行,統括成果。
(編者按:顧小培最新著作《樂活知食 踢走都市病》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