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副作用」

黃天祐醫生 | 2023-03-02
在疫情中,醫護人員既要應付排山倒海的病人,又要與病人及家屬保持良好溝通,完成海量醫療文書工作,也要小心避免出錯,連自己的精神及情緒健康都不能好好照顧。

隨着新冠疫情趨於平淡,很多當時折衷解決但又未徹底弄清的問題,慢慢地暴露出來了。
英國有大批醫護打算在3月內最少會有72小時的停工,這除了是因工資低的爭議外,還有工作壓力,英國醫生協會的民調發現過半數醫護覺得疲勞和感到有重壓。其實在大西洋另一邊,美國醫護也有相同處境,美國的醫務總監於2022年發表詳細報告,針對怎樣去正視和處理醫護人員burnout的問題。burnout有人稱為「過勞」,暫時並未廣列為一種疾病,不過英語字面意思是把自己燃燒成灰燼,是很貼切形容人們過勞的情況。誠然,很多同工,即使在新冠前,已是三頭六臂,既要應付排山倒海的病人,又要與病人及家屬保持良好溝通,完成海量醫療文書工作,也要小心避免出錯,連自己的精神及情緒健康都不能好好照顧;長此以往日復一日,身體處於一個高度警覺及休息不足的狀態,可以說是已經「過勞燃盡」。
要解決這個難題,須要全面系統性的改革,不同持份者互相配合才可持續有效,可考慮從下列幾方面入手:第一,醫護人員在很方便及保密的情況下,應得到心理或精神科支援。第二,減少行政及文書工作,譬如增加輔助文書的職系、利用科技減輕工作量。第三,營造一個友善理想的職場文化,作息有度,要顧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第四,就醫療制度來說,調節好公私營合作,徹底解決人手不足情況,刻不容緩。
在美國,這挑戰已經提升至影響國家安全的層次。
而在英國調查發現,如現況沒改善,大概四分之一醫護會在一年內考慮離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這將使醫療系統崩潰。疫情後香港市面生活經濟漸漸復常,一部分意興闌珊的醫護有可能會轉投私人市場,更加劇公營醫院人手不足之困境,希望當局盡快推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力挽狂瀾。
作者為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

[信健康] 淺談過勞副作用,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