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肥胖可致嚴重疾病 諮詢專家一步步制定長期減重計劃
以往大眾不將肥胖看作病症,純粹將之視為體態問題。不過近年醫學上的定論認為,當肥胖到達一定程度時,身體將會出現很多毛病,世界衛生組織更將肥胖定義為病症。普通科醫生符迪指出,如果不及早正視肥胖問題,將會影響心腦血管,以及增加患上睡眠窒息症、脂肪肝、糖尿病的機會,而且嚴重肥胖的人,一般也較易導致關節炎及退化問題。因此肥胖就如其他慢性疾病一樣對整個身體也構成影響,絕對不能忽視。
符醫生指出,肥胖主要分內在及外在因素:「內在主要是先天因素,每個人的荷爾蒙水平均有所不同,部分人的新陳代謝速度天生較快,亦有部分人身體內影響食慾的荷爾蒙水平,有別於其他人,於是有人進食少量食物已感飽肚,但卻有人食很多也不飽,這些均會影響人的肥瘦;外在因素則是指飲食及運動習慣,簡單來說就是『一入一出』,如果喜歡甜食或肥膩食物,又或是運動量較少,歸根究底就是進入身體的能量,高於輸出的能量,正是致肥的主因。」
減肥流程三步走
肥胖並不一定要看醫生,但符醫生說有幾個特別情況例外,「如果BMI數值在27以上而同時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中任何一種或以上的代謝疾病,或是BMI數值已超過30,又或者減肥多次均失敗的人士,就建議他們請教醫生。」符醫生指出,一般醫生會提議三步:「第一步必定是從生活習慣入手,了解病人的飲食習慣,從中給予一些健康建議,部分甚至有需要轉介給營養師跟進。減肥情況其實因人而異,要因應病人情況提供運動建議,例如病人體重高達200磅或以上,較難進行強烈的帶氧運動,因此會建議游水、單車、滑水等簡單運動做起,慢慢進行調整。」
如果第一步沒有效果,或是出現嚴重的代謝疾病及併發症,醫生一般會建議進行第二步,即是藥物治療。符醫生表示,「現時香港可以使用的處方減肥藥物並不多,大概分為三種,傳統會以精神科藥物來控制食慾,但只可以短時間內使用,長期使用會容易引起心腦血管或精神科問題,因此近年已較少人採用;另一種減肥藥物是排油丸,作用是減少身體對油脂的吸收,雖然有一定減肥效果,但卻會帶來肚瀉問題,嚴重更會引致失禁,有一定的副作用;最後一種是腸泌素類似物(GLP-1),它是身體內用以調節食慾及製造飽肚感的荷爾蒙,當它的水平升高時,我們進食的慾望會下降,而飽肚感會上升,因此它能減少身體攝取食物的份量,從而達致減肥功效,常見的副作用為嘔吐,便秘或腹瀉等。」
萬一使用了這兩步也不見效,最後一步是做手術,符醫生說手術適用於嚴重肥胖並急需大幅度體重改變的人,「手術也有很多種類,有些是將氣球置於胃部內,亦有手術是將部分胃部切除,目的都是減少胃部空間,從而減少進食的份量,不過亞洲人需要進行手術來減肥的情況並不常見,真的要去到較為嚴重的肥胖情況,才需要動用手術。」
調節體重須漫長堅持
不論用以上任何方法,符醫生指出要先有心理準備,知道減肥並不簡單,「跟做所有事情一樣,要成功不外乎堅持及有長期計劃,減重從來都是個漫長堅持的過程,從來沒有人能夠一星期減30磅,正向反饋十分緩慢,因此很多人也很難堅持,加上減肥會出現反彈,令成就感逐漸降低,信心也因此而減少,導致不少人減肥失敗。」符醫生也指出,身體還有自動調節的機制,當體重減少至平衡點以下時,會啟動保護機制,令你使用能量的效率降低,所以減至某個階段時會很辛苦。
面對重重困難,符醫生認為最重要是請教專業人士,「關於飲食方法,坊間有不同派別及方式,例如168斷食法或是生酮飲食等,背後各有研究支持,但重點是如何堅持及有長期計劃,因此需要專業人士為病人進行評估後,才能訂定合適的個人化減重方案。」
(資料由符迪醫生提供
此教育資訊由諾和諾德香港有限公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