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處處

青斯 | 2023-08-20
新疆的金秋,晨光照耀大地,顯得機遇處處。(作者圖片)

大學聯招放榜,兩間醫學院公布取錄自中學文憑試的人數,這當然包括3名應屆狀元。醫生要掌握的知識技能多,對學習有紀律有條理者自然佔優,用考試成績作為入讀醫學院的先決條件也屬合理;過往我曾參與甄選未來醫學生的工作,知道兩所大學早已加入其他元素衡量申請者是否適合讀醫。隨着醫療知識普及化和市民健康素養提升,醫患之間地位上的差距日漸縮窄,而投訴醫生的數字對比起醫生數量在10年間未見太大增幅。在可見將來,人工智能亦會大量應用在醫療上,這對患者是機遇,對醫生則挑戰機遇兼而有之,加上社會日趨複雜,今日行醫的挑戰肯定比以前多,衷心祝福這些年輕醫學生!
若時光能倒流50年,我仍會選擇讀醫嗎?這問題問得不好,不過答案是肯定的!回想七十年代社會簡單,香港經濟剛步入起飛階段,科技和資訊不如今天發達。
母校九龍華仁書院在中五放寒假前後邀請舊生主講就業講座,總算可對將來有點認識,知道中五或預科畢業可選的行業,當然,大學畢業的選項多些,除醫師、工程師、律師、建築師及會計師外,就是教書;對音樂、文學、管理這些抽象名詞缺乏接觸,可見基層市民攀爬這社會階梯的難處,既沒基本認知兼錯過起跑線,遑論去找更多資訊!
我想應該問,嘗過行醫的甜酸苦辣後,若我年輕50年,今天仍會再選擇讀醫嗎?這問題只有一個答案,若不喜歡行醫一早就離開,也真見過這些例子!我曾扮演為後輩提供選科輔導的角色。有人問應該選讀醫或工程?這容易,對人有興趣就讀醫,對物件機器有興趣就讀工程吧!行醫滿足感多嗎?這問題較複雜,看你人生想追求什麼,挑戰還是安逸?
以當今科技,只要診斷正確,治療急性病不應太難;就算臨床診斷有疑難,不同的化驗造影及基因檢查都讓診症水落石出;再有疑問時,以前教授說時間可證明一切。不過,當要治療慢性疾病時,故事就不一樣,要病人改變生活起居、飲食習慣,簡單如戒煙戒酒,就要認識行為心理學;若想再進一步從治好病到醫好整個人就真不容易了,再進而要醫好整個醫療系統就更大挑戰。行醫可以帶來許多挑戰,但亦處處是機遇,只要能夠把握機會,肯定能做個非一般的醫生。數月前有機會訪問醫護行者的范醫生,知悉他在疫症初期所做的工作,值得欽佩!
無論選擇任何專業,也要尋找工作之餘的生活,好好把握機遇,思索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