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白蛋白尿是腎病先兆 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測

2023-09-14

亞洲有研究表明高血壓及糖尿病的患者中18.8%有白蛋白尿問題,39.8%有微白蛋白尿問題。糖尿及內分泌聯盟首次就亞洲人高血壓、糖尿病及腎病的本地研究結果,發表與腎臟、心血管相關的專家共識分享。為進一步優化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壓管理,糖尿及內分泌聯盟專家團隊透過總結臨床證據,發現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藥物治療效果顯著,能夠強化降壓目標和控制微白蛋白尿的影響。

首就亞洲數據發表腎臟、心血管相關的專家共識

團隊邀請的跨學科專家評鑒組包括三名心臟科專科醫生、三名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及兩名腎臟科專科醫生。專家評鑒組總結於2015年一月至2021年六月期間與上述領域相關的臨床試驗、統合分析、觀察性研究、臨床指南等文獻(包括香港及亞太地區的研究),並結合關鍵詞檢索及他們在相關領域的臨床經驗,做出關於二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管理的專家共識分享。

大部份受訪者對微白蛋白尿存在忽視或誤解

出席調查發佈會的三位專科醫生分別為內分泌及糖尿科唐俊業醫生、心臟科專科謝德新醫生及腎病科羅學敬醫生。唐俊業醫生指出,市民普遍對微白蛋白尿缺乏認識。不少受訪者誤以為攝取過量蛋白質或吃得太多蛋會導致白蛋白尿,然而白蛋白尿是心腦血管疾病和腎功能受損的早期警號,必須及早對症下藥。此外,不少人誤以為「小便有泡」便代表患有微白蛋白尿,但心臟科謝德新醫生謂微白蛋白尿其實沒有病徵,小便有泡不一定代表患上微白蛋白尿,微白蛋白尿患者小便亦未必有泡,故切必須透過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

居家量血壓參考價值高

全球超過四分一人口患有高血壓,若不及時控制便有機會引發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及各種腎病。基於心血管及腎臟獲益的血壓控制目標方面,謝醫生表示市民於家中自測血壓,所得結果應作為治療的參考指標;家庭所測血壓應較診所指標低5mmHg。

2型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的診斷標準為診所測量血壓≥140/90mmHg,家庭自測血壓≥135/85mmHg;服用降壓藥後的治療目標應為診所測量血壓<130/80mmHg,家庭自則血壓<125/75mmHg。
至於患有心臟梗塞、中風、心臟衰竭或慢性腎病的患者,治療目標在診所及家中的測量標準分別為<130/80mmHg及<125/75mmHg;若患者年逾80歲,治癒目標則應為診所標準<140/90mmHg以及家庭自測<135/85mmHg。

血壓異常分兩類

專家表明,純收縮期高血壓(ISH,定義爲收縮壓≥140mmHg且舒張壓

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成效理想

腎病科專科羅學敬醫生表示,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在治療高血壓方面較ACEi優勝,因為ACEi可能會引致嚴重乾咳,而兩者在降壓功效方面無明顯差異。若病人無法透過單一藥物治療降壓,可使用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CB)聯合治療。

羅醫生續指,由於白蛋白尿的嚴重程度與末期腎病、主要心血管事件、增生性視網膜病變等疾病風險顯著且連續相關,因此當病人出現白蛋白尿時應儘早治療。ARB具備證據支持其可減少血清肌酸酐翻倍及腎功能受損的風險,乃治療白蛋白尿可取的方案。

如何正確量度血壓?

心臟科專科謝德新醫生建議市民若要最準確測量血壓,應休息30分鐘後將手臂放鬆地平放,所得結果將最具參考價值。唐俊業醫生建議,本身患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定期測量微蛋白尿水平,血壓目標要維持於<125/75mmHg水平。

早期透過飲食及藥物控制病情

三位專科醫生均表示,肥胖和有吸煙習慣的市民皆是患微蛋白尿的高危一族,要舒緩白蛋白尿可由飲食入手,戒掉鹽份、減少吃煎炸食物、甜品及即食麵皆能有效控制病情,因為這類食物會引致高血壓及糖尿病,嚴重破壞腎功能,可免則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