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之旅

李維榕博士 | 2023-09-17

這個青年人已經26歲,但所有人都稱他為「孩子」。如果單單聆聽父母親的陳述,也會以為他們口中的孩子是個六七歲的小屁孩,完全沒自理能力。
這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每當子女出現精神健康問題時,皆會促使父母甚至工作人員,不知不覺地為他們建立一個保護網,為他們打點一切。
這是我在上海進行的一個家庭評估。這位青年人被診斷為強迫症和情緒不穩型人格障礙,由醫院精神科醫生帶來作諮詢的。
主角出場時,才發覺這是一個長得十分健碩的大學畢業生!作為一個心理治療師,我一般都把病者當正常人看待,從而啟動他們正常的一面。
我問他在大學念哪一科,他說念戲劇表演。
我說家庭關係也像一種舞台演出,很多看似屬於個人的問題,往往會牽扯許多人與物在內。他回應:「嗯,多種關係的錯綜複雜!」
如此有條理的對答,怎麼成為精神病院的常客?
可是他卻說,已經在精神病院住了53天!這是怎麼一回事?
他說:「說來就話長了!」
原來他喜歡上一位已經離職的老師,老遠飛到北京去找老師,他的母親解釋:「人家不願跟他溝通,他三番四次,去了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找到人家家裏去,我覺得這個行為已經非常非常過頭了,所以就把他送去醫院。」
這麼一個大男人,是怎麼把他送去醫院呢?
母親說:「第一次是哄他去,我說媽媽陪你住院,第二次則把家裏的男人都找出來,一起把他扛着去。」
她又說:「他跪在我面前求我說『媽媽我不要住院,我不會再去了』。可是已經被告上派出所,他也簽了協議不再去打擾人,可是才一出院,他又去了。」
父親影子
青年人自己解釋說:「從小我爸陪伴我較少,都是跟着媽媽生活,對於年長的六七十歲男性特別依戀。以前也對其他老人家有過相似經歷,亦多次被告到派出所了。這位老師是我在夏令營認識的,當時我碰到一些壓力,他給我很大鼓勵,叫我加油,就是弄不明白,為什麼他現在完全不肯見我?」
原來青年人的父親長年在外工作,有時6個月也回不了家,孩子從小就很渴望得到父愛,四處在老師當中找尋父親的影子。其實這是很正常的行為,孩子往往會向老師及其他長輩找尋理想中的父親或母親,然而,這青年人已經26歲,怎麼還如此執着?
他說:「也許因為我的思維還停留在兒時狀態吧!得不到的東西就哭鬧,直至得到為止。」
我說:「你思維沒問題,是你的感情還停留在孩童時段罷了。」我們的感覺常常會停留在受了傷的時段,人成長了,就是情感不再長大。
不過,這青年人究竟執着在哪裏?怎麼不停闖禍,仍不能罷休?
他說:「其實我也挺困擾,可是控制不了自己。我總覺得,去找別人,只要在合理合法情況下,我也沒去搶劫、做一些瘋狂的事,只是站在別人家門口……我覺得很不甘心,總得給我一個說法吧。」
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堅持變成強迫症時,你怎樣勸阻皆沒用,我轉過去問父親:「在這整件事情中,你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
他說:「當他第四次去北京的時候,我沒去,警察就打電話來跟我說,你一定要親自上來把他帶回去,要不然我們就扣留他……我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我答應陪他一起去找那個老師,老師不肯見他,在那小巷子裏,來了幾個七八十歲的老頭要打我兒子。我怕兒子生氣,會還手,把他們打傷就真的要坐牢呀,所以我對他們說,要打,就打我,不要打我兒子!」
老爸愈講愈激動,如果說他在孩子小時沒好好陪伴,那現在已經加倍補償了吧?這才發現,這父子完全沒對話,也很少有眼神接觸。老爸苦苦要求接近兒子,兒子把他當作透明。像很多長年不在家的父親,往往回到家來看見孩子有何不妥之處,就會怪責妻子,妻子滿腔委屈,自然與孩子更加親近,母子同盟,父親就成了陌生人。

父子之情有時錯綜複雜,儘管表面冰冷,底下可能充滿柔情。

這個家庭也一樣,現在因為兒子的問題讓父親不得不回家,但父親的角色已經淡化了,像個外人!
六飛北京
父親很悲哀:「肯定難過呀!始終不明白孩子為什麼不肯跟我說話。我對他,實在無微不至地照顧,每天早上去送、晚上去接,想不到孩子卻毫不領情!」
我對青年人說:「你有看《三國演義》嗎?最近電視在播,孔明六出祁山,每次都挫敗而回,你卻是六飛北京……」
母親打斷說:「一次比一次激烈!是最佳劇作!」我們皆笑了。
我問他:「你那麼聰明的一個青年人,為什麼堅持去找一個不斷拒絕你的老頭,結果把自己變成一個精神病人,而你身邊就有個全心愛護你的老頭,你卻不肯接受他?」
青年人沉思不語,我又問:「你可以如何改編你的劇本?」
最後,他說:「要破冰吧!」
父子之情,真的錯綜複雜,必須打破表面冰塊,才知道下面隱藏着何等柔情和期待。
撰文 : 李維榕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