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極端狀態

陳仲謀醫生 | 2023-09-19

現在大部分人都知道,成功之道不最在乎「智商」(IQ),而是「情商」(EQ,情緒控制能力的指數);其實能安邦定國的領導人,最需要具備較高「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 AQ),才能帶領族群渡過危難。
中外歷史上能臨危不亂、挽狂瀾於既倒的人才,鳳毛麟角,連被《三國演義》美化為「神人」的諸葛亮,正史《三國志》作者陳壽也評他無應變之才;孔明死對頭司馬懿亦貶抑之為「優柔寡斷」。
戰國時代,齊將田單死守孤城即墨,用「火牛陣」大敗燕軍,光復七十餘城,扭轉國破家亡的危難,可謂異數。
本月初香港連續經歷了兩個「黑色星期五」,首先10號風球來襲,然後「500年一遇」的暴雨和水浸;前者政府早有準備,市民安然脫險;後者突然傾盆大雨,官民皆措手不及,市面交通大亂,經濟損失慘重。有人或許諉過有關當局無應變能力,忽視大風過後可能造成的渠道淤塞,又沒在「極端情況」下,通過手機發出警示。筆者認為抨擊政府的人有點吹毛求疵,因為天災難測,並非一般人的能力可以應付,尤其這種「極端狀態」維持了相當長時間,可能因無先例可援,危機無法立即得到化解,形成愈益嚴峻的感覺,刺激部分人心理。

早前香港出現世紀暴雨,不少地方變成澤國。圖為九月八日黃大仙中心北館因暴雨導致地下全層被淹沒。(中通社圖片)

留得青山在
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轉變,人們心理會產生不同問題,特別一些天災人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現,會使人茫茫然,不知所措,俗語是「嚇到儍」,甚至呆若木雞,在精神科學上稱之為「心理休克」。接着,當人情緒稍為穩定後,便會衍生害怕之感,聯想自己可能在路上或交通工具中被迅速暴漲的洪水包圍,將有滅頂之災,自然極度恐慌,六神無主。驚恐情緒會擾亂理性思考,容易錯判形勢,作出不當決定。黑雨曠日持久,破壞範圍幾乎遍及全港,市面滿目瘡痍,雖然財物損壞巨大,但慶幸人命傷亡尚算輕微。
經過這次教訓,市民應該要有心理準備以應付將來突發的天災,因為氣候變化,造成的極端天氣(炎熱、酷寒、暴雨、烈風)將會隨時猛攻地球任何角落。我們必須認識遭逢突發事件時的心理反應,務必能在最短時間內作出較合理決定。心理學家認為大部分人處理外在挑戰時,多數有3個F的反應,分別是害怕、戰鬥和逃避(Fright、Fight和Flight)。
害怕是生物在地球億萬年來演化過程的產物,乃自我保護機制,是生存之道。就人類而言,當收到外來不利的刺激,腎上腺素分泌便立即調升,提高身體防衞力,這是正面反應。不過,如果反應過度,不受控制,就可能出亂子,形成有害的行為,損人害己。
戰鬥是積極地面對困難和挑戰。動物經過迅速的審時度勢,根據固有經驗,作出被動性的保護動作,例如烏龜將頭部和四肢縮進硬殼中;而主動性的行為多數去消滅具威脅事物,例如小狗企圖通過狂吠去嚇阻並不友善的大狗。
動物如果認清不能消除眼前威脅,即人類明白並非敵方對手,一般會採取「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逃避便非可恥或懦弱,因為「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
接近全面崩潰
回到現實,香港面對「極端狀態」時,官民必須保持冷靜,切勿自亂陣腳,然後謀定而後動。官民雙方保持互信至為重要,具體方法是確保訊息暢通快捷,將人命放在首位。整個應變策略,在危急存亡時,不可能和眾人慢慢共商辦法,領袖在這個關鍵時刻,便要發揮其AQ能力,冷靜應對,指揮若定。領䄂之才乃天生,亦可能包括人生的歷練和學養,是人中「千里馬」。

超強颱風「蘇拉」逼近香港前,政府已做好準備,並呼籲市民打醒十二分精神。(中新社圖片)

檢討連續兩次天災,大家得到很多啟示:充足準備總是萬試萬靈,疏忽大意必招損失。早在超強颱風「蘇拉」逼近香港前,政府已組織跨部門應對小組,做好種種預案,防範可能出現的危機,並強烈呼籲市民做好準備,保護生命財產。結果風勢不如想像中猛烈,潮水也不至洶湧澎湃,香港仍然保有「福地」美名。可惜,在小部分人沾沾自喜之餘,沒預期的黑雨籠罩全港,受到上次風暴打擊的渠務系統,可能未及清理,承載不住滔天洪水,接近全面崩潰,很多地方成為澤國。香港這次遭受的打擊很大,或許有些市民會因此引起「創傷後遺症」(PTSD),或較輕的「適應性情緒障礙」(Adjustment Disorder),請大家不要忽視!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避免極端情況影響身體,精神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編者按:陳仲謀最新著作《疫時代精神海嘯》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 電子書

超強颱風「蘇拉」逼近香港前,政府已做好準備,並呼籲市民打醒十二分精神。(中新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