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全面睇:次單元疫苗

顏寶倫醫生 | 2023-10-19

大家打了流感針沒有呢?
政府的「2023/24疫苗資助計劃」,包括了50歲或以上人士、懷孕婦女、6個月至未滿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和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士,符合這些條件的朋友可以得到資助,到私家家庭醫生或機構接種。
說回各種技術製造的疫苗:上篇談過「減活」和「滅活」兩類傳統疫苗,而第三大類也屬傳統的疫苗為「次單元」(subunit)疫苗。這是將病毒或細菌「拆開」,只取出其表面會引發免疫反應的部分(就是次單元),將其製成疫苗。這種疫苗屬「滅活」,優點是極安全;缺點「唔夠力」,每次注射所產生的免疫反應不會很強,需要重複接種多次;另外製造成本也較高。
現今接種的百日咳疫苗,就是一種次單元疫苗。早期的百日咳疫苗是「滅活」百日咳細菌的細胞,免疫反應很好,但副作用如針口痛和多出現發燒,讓家長們很猶豫,不去接種,導致感染反彈。其後研究發現原來細菌的毒素部分為致病關鍵,於是便只提取這部分成為疫苗。新疫苗叫「無細胞型百日咳」(aP)疫苗,於1996年面世,解決了舊疫苗的問題。
與蛋白質結合
次單元疫苗的成份,可以是細菌表面的多醣抗原。這些多醣抗原在完整的細菌表面,感染時可以產生強烈免疫反應;不過,當打散放在疫苗裏時,所得出的反應就少得多。解決這問題的一個方法,乃將細菌表面的多醣「結合」在一些蛋白質之上,成為疫苗打進體內,從而產生更強的免疫反應。因為若單純只有多醣抗原的話,只能引發B淋巴細胞反應,雖能夠產生抗體卻很快消失;可是,多醣抗原一旦結合蛋白質,就能同時激發B和T淋巴細胞反應,除了能產生抗體,同時能有細胞免疫力,更重要為可成功建立「免疫記憶」,達至更長久保護。

除了「減活」和「滅活」兩類傳統疫苗,第三大類為「次單元」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就是次單元與蛋白質結合的好例子。這細菌有很多「血清型」(不同血清型可以讓身體製造不同抗體),而針對多種血清型所做成的肺炎球菌疫苗,主要有「13價」(PCV13)和「23價」(23PPSV),當中數字代表內裏所含有的血清型數量。
那23價的保護力是否更強?不是,因為13價疫苗用了「蛋白質結合」技術,將細菌的多醣抗原「黐」在蛋白質上,注射後能產生更強反應,而且13價已經包含了最主要的致病型號(現在則有更新穎同屬蛋白質結合技術的15價和20價疫苗)。
而23價疫苗裏的多醣抗原即使較多,但因為沒結合上蛋白質,得出的總體保護反而較少。現在我們建議65歲或以上長者先打一針13價,一年後再打一針23價;而嬰兒則在2個月、4個月先打兩針,在12個月再打加強劑,打的都是13價疫苗。
製造特定抗原
另一種提升次單元疫苗效果的方法,是以「去氧核糖核酸重組」(recombinant DNA)技術來製造屬於「蛋白質」的抗原。DNA用來製造蛋白質;若果將某段可以製造病毒蛋白質抗原的DNA(質體)抽取出來,再移植加插進另一些可以容易快速繁殖的微生物的基因體內,這段重組DNA便能被大量複製。後將DNA「轉錄」成「信使核糖核酸」(mRNA),再將mRNA「轉譯」為蛋白質,便可生產出大量蛋白質抗原。最後將這些蛋白質抗原提取出來,成為DNA重組疫苗。
第一種DNA重組疫苗,是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病毒經血液傳染,最危險是變成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當中以男性的風險更高,很多中年男士都不幸因此喪命。將製造乙肝「表面抗原」(屬蛋白質)的DNA提取,加插進「酵母」真菌的基因裏,便能大量生產成為疫苗成份。乙肝疫苗要打三針,在嬰兒剛出世(預防可能的母嬰血液傳染)、1個月和6個月大接種。本港在1988年起為新生嬰兒接種這疫苗,完成接種後有長遠保護,為這一輩消除乙肝威脅。
人類乳頭狀病毒(HPV)疫苗亦屬於這種類。HPV經由性接觸傳染,最嚴重影響是在女性的子宮頸細胞裏引發變異,經歷多年後逐漸演變成子宮頸癌。HPV也可以引致男女的「生殖器疣」(俗稱「椰菜花」),和男性的陰莖癌和肛門癌(屬較罕見癌症)。HPV疫苗的成份是以重組技術來製造出「類病毒粒子」,接種後產生的免疫反應非常強。最佳效果在女性未有性接觸前,即未曾有可能被HPV感染前接種,本港現在為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約11歲及12歲)的女同學接種兩針。藥廠廣告宣傳男生亦要受保護,那應否為男生接種?這涉及成本和效益的平衡和考慮。
前篇談過較舊的「生蛇」(帶狀疱疹,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ZV所致)的「減活」疫苗,成份和兒童的水痘疫苗一樣。而較新的生蛇疫苗則以DNA重組技術,將VZV表面的「醣蛋白E」抗原製造成疫苗。醣蛋白E是VZV引發免疫反應的重要部分,成為疫苗後效果良好,為50歲或以上人士打兩針(相隔2至6個月)後,對生蛇的保護率達95%以上。這疫苗的安全性和效果皆很好,價錢則相對昂貴。
還有些新的疫苗種類未說,下次續談。
www.hkcfp.org.hk

撰文 : 顏寶倫醫生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 談談疫苗資助計劃,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