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差距

青斯 | 2023-10-29
懂得講怎去拍攝星軌,和真正拍過是兩碼子的事,攝影時有無數細節要關注。(作者圖片)

忙碌了整個星期,終完成第七屆為期3個月的醫療系統領導課程,結業儀式上大家都顯得興奮。這是完全通關後的首班,雖然在新冠期間,7月和10月通常是疫情放緩的時候,所以領導課程並沒停下來,當時本地導師仍可戴口罩面授,但海外導師就因隔離的安排而沒來港。復常後,這次一眾海外導師皆選擇到港面授,歡聚一堂,十分熱鬧。
屈指一算,醫療界內共有百多人接受過培訓。若都能在醫療系統內發揮領導作用,效果就真不錯了!
領導的角色就是要帶領和推動改變,積小成多,小進步便能變成大進步。
但現實情況下,又不可將問題太過簡單化,畢竟改變不容易,簡單的改變前人已經做過。讓改變顯得複雜的還有兩個因素,「知行差距」與執行科學。
知行差距的名字源自一本由兩位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所著,並由哈佛商學院出版社出版的書,談及成功的機構怎樣透過將知識轉化為動作及力量,進行變革,讓機構不斷適應正在變動的內在和外在環境。雖然這書提及的是美國私營企業,而且還是20年前出版的書,不過今天讀起來,仍歷久常新。
作者列舉五大因素解釋知行差距的出現。首先,以為說了等於做了。這可能因美國社會太着重外表或首次印象,說話說得漂亮或具批判性會使人覺得有學識和才幹,許多人願意去聽;不過,話說完後高潮就過,再沒人有興趣跟進去做妥事情;其次,以記憶代替思維。作為群體動物,人喜歡找尋一致性和社會認同,而對事情對錯不加思索,就算錯也不敢去改正,盲目跟隨以往做法;第三,通過恐懼來管理,醫療界內仍有不少管理者以為要靠高壓才能達到好成績,這點我完全不認同。在高壓情況下,為保護自己,找尋心理上的安全,願意說出真相真話者更少;第四,量度能妨礙良好判斷。量度牽涉很多學問,過於複雜會讓人看不清事情本質;最後,因機構的內在競爭使朋友變敵人,完全失去團隊功能。這裏必要辨清機構的內在及外在敵人,外在敵人能讓槍口一致對外,有其需要。
解決知行差距後,還要認清執行上從規劃到實施的每項細節,箇中的因果關係,所實施的干預是怎樣達到成果和是否到位,有什麼預期阻力和協助因素。
魔鬼在細節,絕不能忽視!
香港醫療改革的道路仍漫長,內地的醫改也不是要經過多年探索,才見到今天的成績嗎?在漫長道路上,要避免鑽牛角尖,還要認清目標,與同行者互相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