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療的當前任務
亞洲家庭治療學院第八屆年會,正在香港舉行。這個每年都在亞洲不同地區舉辦的大會,大本營在香港,經過在上海、東京、台北、新加坡及首爾等地所主辦的業界交流後,這次又回到香港。
今次會議主題是:重新接鏈,聯結家庭治療社群!
疫情以來,大部分專業接觸都在網絡空間進行,再次相聚,大家很興奮。人是靠接觸才產生火花的,甚至有人相信每天要擁抱3次,才活得踏實。當然,身體的接觸並不等於心靈相通,但只要聚合,就有產生創意和活力的可能。
這次大會聚集了亞洲多個地區的專家,還有歐美多國家庭治療學術及專業團體的代表,一共有六十多個專題講座。由孩子及青年人的精神健康,婚姻和離婚所面對各種挑戰,以至跨代家庭的動力,這個為期3天的交流,同時包括研討家庭治療師的培訓,和家庭治療在不同文化及專業領域之運用。
什麼是家庭治療?家庭為什麼需要治療?這是兩個常被問起的問題。
由佛洛伊德(Freud)的心理分析開始,以至現代流行的認知行為學派,大部分心理治療皆從個人的內在心態,去理解及處理個體的困擾。家庭治療卻從內而外,從人際關係的角度去拆解個人問題。從這個角度看,人的問題絕不全屬於個體。因為人是互相依賴(interdependent)的動物,尤其孩子,生下來就從照顧者的互動中學習人與人之間的依戀模式(attachment patterns)。因此孩子的精神困擾,大多與家庭有關。人是社群動物,卻老是在人群中感到孤獨,人與人可以同床共枕,卻存有無邊無際的距離;親人的疏離,不但對當事人帶來壓抑,對孩子也會造成創傷。
看見「整體」
亞洲家庭治療學院一項與學校合作的計劃,就是為學校出現問題的學生提供家庭評估,不只量度孩子面對父母關係時的生理反應,同時鼓勵孩子向爸媽表達心聲。我們發現,大部分小孩身處父母矛盾當中,都會產生劇烈的生理反應,如心率加速、排汗增加等等。問到他們,很多青少年皆會告訴我們,他們怎樣為父母的關係緊張而焦急。參與評估的校長和老師也往往發現,孩子在學校的行為模式,反映的正正是家庭的共處模式。如果家人關係長期無法調停,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很容易就繼續帶着這種人際關係的模式,阻礙了他們自己的個性發展。我們團隊的精神科醫生,就以「邊緣型人格」的發展為主題,在大會報道這種個性發展與家庭關係的根源。
有人問:「是否一定要全家出現?一個人來可以嗎?」
其實重點不在人數,而在於治療師的理念和功力。見全家人不一定就是家庭治療,見一個人也可以窺見全家動態。
除了青少年的工作,家庭治療所提供的範疇很廣。一位家庭醫生告訴我說:「以前看病人,都只看『病』,學了家庭治療後,很自然地就把屬於同一家庭的病人,集成一個整體,亦看到每個病人怎樣受到彼此關係的牽連和影響。」她繼續說:「只要每次看病時,同時關注到病人的精神困擾,分享一些小訊息,就比單單用藥有效多了。」這次大會也有一項專題討論,就是如何把家庭治療的理念帶入醫療系統。
不要放棄
從人際關係看人生百態,會讓你擴大視野,使你看得到關係是一張無形的網,固定了每一個人的位置和角色。像京劇面譜,黑白分明,又像希臘悲劇,怎樣也逃不過命運的安排。必須找到新角色和劇目,故事才有新發展。
學院有一個由李錦記家族基金贊助的跨代家庭中心,重點在探討如何打破跨代家庭所遺留下來的束縛,讓每一代都有機會發展潛能。大會特別邀請了一位專家,從神經心理學角度,介紹多代家庭的最新發展。
總體而言,家庭治療是一個跨專業的心理治療主流,它是集合了心理學、科學、人類學、社會學及哲學的一種系統思維。
人的關係千變萬化,然而萬變不離其宗,總是離不開幾個常見或不常見的關係模式,重複又重複。人亦是最善於自尋煩惱的動物,離不開關係,卻又老是把關係弄糟,你追我逐,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家庭治療並非提供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大道理,而是與家人一起找出關係糾結之處,抽絲剝繭,從而找到新出路。它也異於家庭教育,因為誰都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可是知易行難,沒貼身裁剪的策略,很難突破。
無論情況有多糟糕,只要不放棄,皆會柳暗花明。人的韌力本來很大,問題是一旦堅持己見,就失去一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會閉幕將由法鼓山道場為我們主持茶禪,助大家放下心中執着。
家庭治療在歐美已有多年歷史,在亞洲卻仍處於發展期。這次年會,同時是慶祝家庭治療中心正式開幕。
這個由賽馬會慈善基金資助的家庭治療計劃,將會讓我們的臨床、培訓和研究工作更上一層樓。
撰文 : 李維榕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