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體重加速治癒骨科問題

2023-12-04

骨科專科醫生陳禮樂

肥胖不單會影響外觀,還會帶來很多不同的代謝綜合症,包括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等,但原來對骨關節也會有影響。骨科專科醫生陳禮樂指出,美國骨科醫學會曾進行研究,肥胖人士患上骨關節炎的風險,是正常人的20倍以上,如果不及早管理體重問題,有機會出現斷骨、骨折及移位的風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如果BMI超過25為之超重,超出30或以上為肥胖,陳醫生指出,關節風險與體重成正比,「有研究數據顯示,BMI如果上升2度,關節炎或是軟組織受損撕裂程度就有機會比正常人高15-20%。體重上升無疑令脊椎及下肢關節的負荷增加,脊椎負荷增加會出現頸痛及腰痛問題,而下肢負重則會影響膝關節、髖關節及腳踝關節,除了是因為體重令關節受壓,也由於肥胖人士一般缺少運動,令身體的柔軟度及靈活度變差,難以保護關節所致。」

如果持續不理會體重問題,關節長期受壓可能會導致斷骨、骨折及移位等問題,陳醫生表示這些問題需要透過手術才能解決,「眾所周知肥胖還會帶來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的共病,因此會影響進行手術及麻醉時的風險,甚至出現傷口感染及難以癒合的併發症,甚至有少部分病人會出現靜脈栓塞的問題。即使手術最終順利成功,但肥胖依然會影響術後的康復進展,以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手術為例,術後如果沒有進一步減重,有機會縮短人工關節的壽命,而一些鑲鋼片的內固定手術,也可能因身體過重而令鋼片出現鬆脫。」

跨專科製訂全方位方案

因此當有肥胖人士出現骨科問題前來求診,陳醫生直言單純處理骨科問題已不足夠,「以往醫生思維會以處理專業為先,其他問題則交由病人自行解決,但隨着世衛警告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出現肥胖,加上未來人口會逐漸出現老化及肥胖趨勢時,醫生也必需正視此問題,提供有備無患的方案給病人。事實上,過重近年已被定義為多方面病症的綜合體,需要不同專業範疇包括營養師、內分泌醫生、運動治療、物理治療等一同處理,才能達致事半功倍的效果。」

陳醫生憶述早前曾診治一位年約60歲的女病人,「她的體重接近100公斤,BMI指數接近40,通過各式檢查後發現兩邊膝關節均出現退化,其中一邊的退化更已屆後期階段,需要進行手術置換人工關節。順利完成手術後,卻發現康復進度並不理想,於是我跟他的主診家庭醫生商討後,決定處方GLP-1減肥針為該病人減重,6個月後成功減走15公斤體重,不單令她的康復有良好進展,也令另一邊膝關節的痛楚得以舒緩,經評估後可以暫緩另一邊膝關節的置換手術,效果十分理想。」

面對以上情況,陳醫生認為與病人及其他醫療團隊溝通至為重要,「治療肥胖已不是單一專科的問題,而是需要製訂跨專科治療方案,要緊密與病人以及他的主診醫生、家庭醫生及其他專科醫生等醫療團隊緊密接觸,務求商討出全方位(holistic care)方案,才能真正幫到病人解決體重所衍生出來的各種問題。」

(資料由陳禮樂醫生提供,此教育資訊由諾和諾德香港有限公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