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通」熱線是個好開始

陳仲謀醫生 | 2024-01-09

本專欄2024年首度和各位見面,筆者先恭祝讀者們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特區政府於去年12月27日,推出了一條名為「情緒通」的24小時服務熱線,並在九龍塘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啟動儀式。由醫務衞生局局長主持,出席嘉賓來自社會各階層,當中除了傳媒界外,主要是本港精神健康服務的持份者,分別包括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首任和現任主席。

精神輔導服務熱線,並非新鮮事,在本地已經有數十年歷史,不過由不同志願福利組織個別進行,成效不一。今次由當局出資,整合多個經過審核的有關機構,利用容易記得的電話號碼(18111),希望加強線上精神輔導,及時支援情緒出現問題的市民,應對日益轉變的社會需要,尤其是持續上升的自殺數字。

根據報道,開始時熱線每天平均接獲400宗以上的求助來電,並轉介了多宗緊急個案給精神科醫生跟進,可見這項服務需求甚殷。雖然上述工作算新瓶舊酒,但政府從善如流,以統一方式資助,必能更有效在這方面發揮力量,亦顯示官員明白精神健康對社會「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關鍵作用。這是未來香港精神健康服務的好開始,業界也抱審慎樂觀的態度,相信可提高大眾對情緒處理的關注。

人類精神問題惡化有急劇上升趨勢,是不爭的事實,香港自然不能幸免。世界衞生組織在2013年已洞悉危機,倡議「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這句金石良言證明並非虛語;更預言單單抑鬱症便從2020年起成為「全球負擔第二位的疾病」,到2030年躍居首席。可見這是一個災難性危機,不容忽視。本港往年學童自殺率急增,引起廣泛注意。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在2022至23年度收集到訪同學的「自我評估問卷」,錄得在過去1年內,中學生計劃自殺或曾企圖自殺的比率,分別為3.7%及1.6%。可見學童自殺飆升不是突然現象,而是其來有自。有大學專家推斷只要學校調整課程進度,情況便會受控,但筆者對此言論不具信心。

監察機制
當局加強輔導熱線當然有助於紓緩問題,然而並非達成目標的方法,好像多了幾支魚竿去釣魚,但魚兒基於魚餌和釣魚郎的技巧,未必願意上釣。現在庫房連年赤字,善用公帑自然必要,想提升「熱線」的功效,一定要設定「監察機制」。以前志願機構主辦的服務,無從評估其實效,如今由政府統籌,便應該有問責措施。2010年,當時因葵盛東邨發生「兩死三傷的斬人案」,政府緊急增撥1億元去協助精神病病人和康復者,但時任特首曾蔭權稱「大部分(資源)還未到位」。當局對精神健康服務未有全盤長遠計劃,只針對個別情況,局部應付當下難題,容易浪費寶貴資源。

好心做壞事?
我建議邀請大學有關學者對「情緒通」的服務進行即時評估,以便迅速加強前線人員的水準,正所謂「邊學邊做」。
根據其中參與機構利民會的報告,接聽來電的義工和專職人士,最少接受了30小時的相關訓練。訓練是否足夠,見仁見智,卻一定會有參差(各組織的訓練不同,輔導模式有異),所以必須有監察,衡工量值,檢討得失,才能精益求精,使更多人受惠。如果有確實數據證明優化了的熱線具成效,業界就更有能力向政府提出擴大服務的要求,例如:考慮因應需求,開設視像輔導。

從邏輯上而言,熱線廣為人知,便會吸引更多市民尋求協助,不過精神健康服務的專業團隊,在每一個環節上都處於人手嚴重不足的困境,偏離世界標準相當遠,勢難向所有人供給適切治療。換句話,當由熱線轉介的病人數目日漸增加,公營精神科是否能夠相應騰出人力去滿足市民需要呢?當局有沒有籌備和私人執業的專業人士聯絡,推廣「公私營合作」,以加快病人獲得診治呢?如果依然故我,危險、緊急和普通病情的輪候時間,必定會陸續延長。熱線的功能便會大大削弱,有違原意,淪為初步檢查工具,變成沒實際藥物治療和面對面輔導的「閒談」。

有心求助的市民,接通熱線和輔導員洽談,滿有希望獲得轉介服務,但輪候時間和親身等候門診,相差不遠,甚至沒分別,其失望情緒可能使本身的病情惡化,變成「好心做壞事」。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推動精神健康服務,精神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