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迷思(一)
「陳先生,血液化驗報告顯示你為乙型肝炎帶菌者。」「醫生,驗血報告可信嗎?我怎麼會有乙型肝炎呢?我知道乙型肝炎大部分是遺傳的,我在香港出世,完成疫苗接種,父母幾個月前才驗血,乙型肝炎抗原都是陰性。」
首先,乙型肝炎並非遺傳的。定義上遺傳是因為基因影響;而乙肝病因乃病毒感染。在本地最常見的傳播途徑是母嬰傳染:患有乙肝的母親在分娩過程中,或者照顧嬰兒期間傳染病毒。視乎病毒數量,乙肝母親可以有高達九成機會傳染病毒給嬰兒。預防乙型肝炎最有效方法是接種疫苗。然而,疫苗並非萬能,未能提供百分百保護。一般來說,完成3針乙型肝炎疫苗後,成功產生抗體的機會是95%;即有一小部分人就算接受疫苗,亦有可能染病。香港政府於1988年開始實施普及性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種計劃,所有嬰兒出生後都會接種疫苗,乙肝母親的嬰兒會額外接受免疫球蛋白注射。接種後,嬰兒從母親感染乙肝的機會大幅減到5%至10%。
這就解釋了為何最近政府公布的乙型肝炎數據,34歲或以下的香港居民,仍有接近2%是乙型肝炎帶菌者,未能清零(數據年份是2022年,34歲或以下即1988年乙肝疫苗計劃後出世的人士)。醫學界研究指出,母嬰傳染跟母親體內病毒數量成直接關係,如果母親在懷孕時服用藥物壓抑病毒,可以讓傳染機會降到接近0%。現時,香港政府公立醫院會為所有孕婦化驗肝炎病毒抗原,如果發現陽性就會安排驗血檢測病毒數量,評估是否需要使用肝病毒藥,減低傳染機會。
「陳先生,你的出生年份1987年,尚未有乙肝疫苗計劃呢。」
作者為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分享乙型肝炎迷思,專科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