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痰飲之認識(四)

范蕊博士 | 2024-04-08

二陳湯為治濕痰基礎方,屬燥濕化痰劑,可謂治一切痰濕證應用基礎,亦有多首加減化裁方。中醫治法有異病同治,故不同疾病,如屬痰濕證,可參考此方論治。該方藥簡效精,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中半夏、橘紅、茯苓、甘草、生薑、烏梅,君臣有序,各彰其效。

濕痰多色白易咯,痰阻胸膈則痞悶,痰阻中焦則嘔惡,半夏辛溫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為君。《本草從新》云:「體滑性燥,能走能散,和胃健脾,除濕化痰,發表開鬱,下逆氣,止煩嘔。」半夏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乾燥莖塊,「五月半夏生,蓋當夏之半也。」故名半夏,生品有毒,多外用治癰腫痰核,內服多為製半夏,如善燥濕化痰之法半夏,消痞和胃之清半夏,降逆止嘔之薑半夏。

治痰先治氣
香港氣候濕熱,夏季較長,升溫較快,有時忌半夏溫燥太過,筆者會以厚朴替代,燥濕清痰下氣,亦可二者共用,以增其效果。脾失健運,濕聚成痰,肺失宣降,咳嗽痰多;痰之生,液之聚,氣機不順,責之脾肺,是以橘紅辛溫能散、苦能燥泄,理氣健脾,痰濕得除,此乃「治痰先治氣,氣順痰自消」之意。橘紅不同於陳皮,前文我們曾提及。

理氣健脾,痰濕得除,此乃「治痰先治氣,氣順痰自消」之意。(網上圖片)

《古今醫統大全》認為濕痰多源於「脾濕不流,水穀津液停滯之所致」,故佐以茯苓甘淡入脾經,健脾滲濕,濕去脾運,痰無由生;茯苓橘紅相伍,脾氣得化,脾濕得運。生薑既可助半夏、橘紅行氣消痰,和胃止嘔;又制半夏之毒,取「小半夏湯」之意。甘草調和藥性,益肺和中。

烏梅可祛痰
方中再有烏梅一味,味酸性澀,用意其一斂肺止咳,金元時代醫學家王好古曰:「能收肺氣,治燥咳,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其二方中半夏、生薑均為辛散之品,烏梅酸收同辛散相伍,散不傷正,收不斂邪,適肺宣發肅降之性;其三聚收痰濕,「欲劫之而先聚之」;其四生津開胃,防半夏等過於辛燥。

有學者認為烏梅具祛痰之力,源自梁朝醫學家陶弘景謂其「去痰」。烏梅雖用量較少,但方之精妙,貴在配伍。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大學兼職講師

[信健康] 區分痰飲認知,醫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