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有態度的下一代
上兩篇文章都談及「態度」的重要性,但未提如何才能培養出良好態度。
古時讀聖賢書可能是一個方法,不過當今世代,要在課堂講「心」,同學們未必有興趣聽,也難有評核「態度」的客觀標準。
雖說「態度遠比知識和技術重要」,然而,無論醫療訓練,抑或香港整體教育制度之下,我們似乎着重知識和技能傳承,遠多於正確態度的培訓。這可能不是因為我們不重視態度,只是在實用主義下,需要容易和快見到成效。回望我們的小學和中學成績表,密密麻麻的是各個科目的分數,操行、品格等只得寥寥幾個格仔,且大多不會影響總分、名次或者升班與否。到了大學,更加只有各科成績,未必有太多學科會執意考核同學態度。
不二渠道
在現實生活中,醫生對病人的態度不佳,不少人會歸咎工作太忙、工時太長、工作環境太差等。有時上司可能都見到某些醫生同事態度有問題,卻會「同情」地覺得只是因為工作太辛苦,又或者礙於人手短缺,揪出同事只會出現更多短缺,有機會選擇寧願「隻眼開隻眼閉」。
如此說來,我們真的有重視過態度嗎?
根據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對教學目標的分類體系,態度範疇(Affective Domain)的教學目標通常針對態度、情感及感受方面的覺醒與成長,其過程可分為5個層次:
一、接收(Receiving):最低層次,學生只是被動地接收資訊。
二、反應(Responding):學生開始主動地對資訊作出反應。
三、審評(Valuing):學生對資訊,甚或對所接觸到的人、事、物作出評價。
四、整理(Organizing):學生把不同關於態度、觀念的訊息作出比較、關聯和引申討論。
五、內化(Characterizing):逐漸將態度、觀念的訊息篩選出自我認同理念,筆者的演繹指包括那種本能性的同理心,將心比己。
返回當今現實,由於資訊泛濫,太容易獲得海量各類不同而又片面零碎的資訊,在不太清楚各自背景和缺乏正確導引的情況下,進行審評、整理,甚至內化,容易產生不少負面價值觀以至態度。
我認為,作為父母、機構、社會,我們不能只停留在認知態度重要性的階段,要以行動彰顯出自身對正面態度的重視。雖然孩子未必喜歡讀聖賢書,但家庭榜樣、切身體驗、透過成為義工或制服團隊等訓練、周邊氛圍的潛移默化等,仍然是塑造下一代正確態度的不二渠道。
現在有很多醫學院着重考生在入學前有否參與義工服務,以及對社區的關注等,某程度上亦希望體現考生對社會貢獻的態度。當然,是否出自真心未必能在面試或履歷看得清楚,至少大眾看到醫學院對社會公益的重視,也讓同學們有機會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重要開始
至於醫學院的取錄條件,無疑還是以考試成績為最主要考量,然而,面試時的表現也很重要。如果面試同事感覺到同學的表現非常突出,有時即使成績稍稍不及(當然都要有相當分數),亦可能被取錄;相反,若果面試時同學表現得欠缺熱誠,或有很大「態度問題」,即使成績滿分,也可以不獲取錄。
事實上,在醫學院訓練中,含有教授最基本對病人應有的態度。例如Do no harm,即不要對病人造成傷害,又如見病人時要先介紹自己,先問過病人同意才能為其作身體檢查,要看住病患表情以確保知悉對方在檢驗時有否被弄痛或不舒適等。考試時若果做得不足,可以被評為不及格。
當然,這些都未必能確保醫生有良好態度,但至少是一個重要開始,只是不能止於學校教育。
如果我們自己也不能表現出對正面態度的重視,就更難培訓出有價值、態度的下一代。
撰文 : 天峯醫生
[信健康] 正視醫護良好態度,醫療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