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B病毒與人類HSV病毒
香港其中一個另類戶外景點,就是到金山、城門郊野公園一帶「睇馬騮」(甚至違法「餵馬騮」)。
因此,早前有一位男子因為被那一帶的猴子咬傷,感染到「B病毒」,對喜愛接觸野猴的遊人們,就是一個嚴重警告。
眾多醫生同業(除了傳染病專科外)或對B病毒這名字有些陌生。筆者立即上網搜尋,知道這主要感染獼猴的B病毒,跟專門感染人類的「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是同屬不同種,但結構和特性、感染宿主後出現的情況都非常相似的病毒。B病毒相對於獼猴,等同HSV相對於人類,然而不幸的是,B病毒可以從獼猴經過緊密接觸傳染人類,造成非常嚴重的感染。
B病毒的名字,源於1932年一位年輕醫生Dr. Brebner,在以活獼猴做研發「小兒麻痹症」疫苗的實驗時被咬傷,結果有嚴重神經系統病患而死亡。其後研製出第一種小兒麻痹症減活疫苗的Dr. Albert Sabin從其遺體的神經組織裏找到一種新病毒,和感染人類的HSV一型/二型幾乎相同,為紀念Brebner便將之初步命名為「B病毒」。及後物種分類上把它命名「猴皰疹病毒一型」。這病毒物結構形態為一「二十面立體」,基因為「雙鏈DNA」(注意:此病毒和「猴痘」(Mpox)病毒完全不同)。
沿神經線遊走
了解HSV一型,就同樣能理解B病毒。HSV一型和其近親HSV二型,是非常普遍感染人類的病毒,傳染性極高,都經過緊密的皮膚、黏膜或體液接觸而傳染。HSV一型感染發作時,最常見「唇皰疹/唇瘡」:在嘴唇邊、鼻子下方出現小塊紅腫,之後有眾多小水泡群,及後穿破潰瘍,雖非大問題,不過又痛又癢加上影響外觀,非常惱人,要兩禮拜左右方能痊癒。另外,HSV一型也會引致「急性角膜炎」,可致盲。
HSV二型則通常經性接觸傳染,在生殖器官發作,紅腫水泡在男性陰莖和女性外陰處出現。若有肛交歷史,亦可以在肛門處發作。孕婦若受感染,可在生產時傳染嬰兒。HSV一型和二型一般以發作的部位來區分,而若果有口交的歷史,兩種病毒可以交換位置,並再傳染下去。
上述是HSV「重新發作」的情況。而HSV的「初次感染」(通常指一型),則多發生於嬰幼兒時:病毒能從父母或照顧者的緊密接觸傳染幼兒(這種正常的緊密接觸根本不能避免),大多數全無症狀;可是,也可以有突發高燒。顯示為HSV感染的病症是「急性齒齦口腔炎」:嬰兒牙肉和口腔黏膜紅腫痛、出現眾多細小水泡和潰瘍,孩子痛苦不安影響進食。
幸好,跟眾多幼兒常見的病毒感染一樣,絕大部分都能自行康復。只是,有小部分感染入侵腦部肺部,併發嚴重的病毒性腦炎和肺炎。
HSV病毒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初次感染後,不論有沒有症狀,在進入皮膚或黏膜之後,它都可以沿着相連的神經線遊走,並長期潛伏寄居在沿途的「感觀神經節」之內。HSV一型會潛藏在面部的「三叉神經節」內、二型則在盤腔的「薦椎神經節」內。病毒有特殊生存技能,能夠逃避免疫系統裏T淋巴細胞的偵緝,同時又伺機而動,在身體免疫力減弱(如失眠和有壓力時)或環境因素改變(最常見是氣溫驟降或陽光暴曬)時,就重新活躍起來,發作並沿着神經線到達表面的皮膚或黏膜,出現在水泡之內。水泡內有病毒,因此也可經接觸感染他人。
接觸動物有風險
獼猴B病毒在獼猴內的情況,和人類HSV的情形基本相同。然而,如果被獼猴咬傷,其唇邊或唾液裏的B病毒就可以初次感染人類。
因為B病毒對人類來說是全新物種,就有極大風險造成嚴重的腦炎和神經系統病患,死亡率可高達八成。而治療HSV病毒的藥物如acyclovir等(機制是破壞病毒DNA的複製),藥理上能治療和預防B病毒的感染,但藥效較弱,需要用上更高劑量。
人類與動物接觸,一直都有風險互相感染原本只屬對方、相對已經適應了的病原體,並出現新型但更嚴重的感染。近代例子,有HIV病毒和愛滋病(源於黑猩猩的血液進入人體)、H5N1甲型流感病毒和禽流感(從雀鳥經呼吸道感染人類)、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COVID-19(懷疑是蝙蝠/果子狸的病毒感染人類)。如何管理和平衡跟動物接觸的風險,避免可能的嚴重感染,大家應當深思。因為睇馬騮而感染病毒性腦炎,不幸也不值。
撰文 : 顏寶倫醫生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 談談感染病毒風險,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