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氣壓傷

賴廣麟醫生 | 2024-05-16

耳氣壓傷又稱氣壓損傷性中耳炎,是由於中耳內氣壓,不能隨外界氣壓急劇變化所引致的中耳受傷,例如在飛行時因飛機從高空急速下降等。中耳氣壓因着耳咽管的打開而被調節,耳咽管是連接中耳與鼻咽的通道,在一般情況下,耳咽管處於關閉狀態,當張口、吞嚥、打呵欠時,耳咽管會作瞬間開放。然而,當中耳外的氣壓急速改變時,耳咽管未能及時打開,中耳內的壓力不能得到紓緩,造成中耳受傷。

此外,當患有鼻炎、鼻竇炎、鼻咽腫瘤等問題,病人於乘搭飛機時更容易出現中耳氣壓損傷的情況。中耳損傷大多因為中耳內的負壓增加所造成,受傷包括耳膜內陷、黏膜血管擴張而血清外漏或出血,嚴重者可發生耳膜充血,甚至破裂,導致傳導性失聰。

臨床上,當中耳外的氣壓逐漸改變,耳咽管會自動調節,所以較少發生症狀,偶然會有耳內不適、耳悶、耳鳴等,不過一般都只維持數分鐘。但當中耳外的氣壓突然驟降,加上病人如患有鼻炎、鼻竇炎等問題,便較容易發生中耳氣壓損傷。病人會突然感到耳悶、耳內刺痛。如中耳內的氣壓仍未及時得到平衡,上述症狀會逐漸加重,耳痛能擴展到面部,患者亦有機會出現暈眩、嘔吐、耳膜破裂及出血的狀況。當患有這些症狀時,病人便應立刻求診。

醫生會使用藥物來打開耳咽管,以平衡中耳內的氣壓。如病人患中耳積液或積血,醫生可刺穿耳膜,把積液吸去,通常情況下,不會造成永久損傷。可是,預防是重要的,當飛行時,應進行耳咽管開放運動訓練,如吞咽及進食,若有鼻塞鼻炎等問題,應暫停飛行及積極接受治療。

作者為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談談中耳外氣壓傷,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