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牙換眼:香港的骨齒人工角膜移植術發展

陳欣遇醫生 | 2024-05-20

清潔女工黃女士為人勤奮上進,得到公司同事的喜愛。然而,自從一次雙眼被具高度腐蝕性之「哥士的」濺到後,她的眼睛角膜永久受損,視力大降至只看到隱約的手影。黃女士念及終生要活在視力模糊中,變得鬱鬱寡歡,愁眉深鎖。

最近一次覆診期間,眼科醫生提出一個用自身牙齒移植至眼眶的技術,或能改善視力。黃女士對「以牙換眼」之術感到驚訝萬分,連忙專心聆聽醫生解釋。

高濃度化學品灼傷、嚴重自身免疫疾病、藥物過敏引致全身皮膚及黏膜潰爛結疤,甚至武器或動物咬傷導致嚴重毀容,都會使眼角膜增生疤痕和血管。這些組織抵擋光線進入眼睛,讓視力永久受損。這類病人眼球其他部分如視網膜和視神經,往往功能正常,理論上只要角膜回復清澈,例如接受角膜移植手術,他們便能恢復視力。

可惜,這些病人的角膜緣幹細胞損毀過於嚴重,預期即使角膜手術成功,角膜的長期存活率依然非常低,眼科醫生因而認為,此類病人並不適合強行接受角膜移植手術。從前,這些病人會被定義為絕症,餘生都活在黑暗之中。

針對該一類病人,香港於2006年引入意大利的骨齒人工角膜手術(Osteo-odonto-keratoprosthesis,簡稱OOKP)。手術原理透過患者自身牙齒和蘊含幹細胞牙周組織,去長期保持塑膠人工角膜清澈和穩定,讓不宜接受角膜移植的病人也有機會回復視力。

骨齒人工角膜手術比較複雜,需從口腔內取出黏膜固定在眼睛結膜上。

手術複雜
現時除了香港,世界其他地方亦廣泛利用此技術,如德國、英國、美國、新加坡等,而西班牙、印度和意大利更各有超過100名病人受惠於骨齒人工角膜,重拾光明。骨齒人工角膜手術技術完善,文獻記載人工角膜10年存活率高達九成,而病人視力於個別國家,也能在20至30年後覆診時保持約七成。

骨齒人工角膜手術比一般角膜移植手術更複雜。一般角膜移植只需要一名眼科醫生,約一至兩小時完成手術。而骨齒人工角膜則最少要兩次相隔至少3個月的手術。

第一階段需從口腔內取出黏膜固定在眼睛結膜上,另一方面,牙科醫生則需要取出一隻犬齒和周邊組織,然後把屈光膠柱鑲嵌在牙齒結構上,再由眼科整形醫生將其暫時植入面頰中,等待血管增生。3個月後,第二階段則需把牙齒從面頰取出,植入已經完成晶體及玻璃體切除手術的眼睛內,再蓋上口腔黏膜。

整個手術需要牙科醫生和不同範疇專長的眼科醫生,如視網膜、斜視、青光眼、眼科整形以及角膜科專長的眼科醫生合作完成手術,人力物力需求大,事前詳細規劃至關重要。

有見及此,除了人力和手術室的硬件安排,病人必須通過各項評估才會被安排接受手術,目的有三:一、確保病人除了眼角膜以外,其他眼部功能正常,否則即使手術順利,視力未必能回復;二、保證病人對手術有合理期望及能成功適應重拾視力的心理變化;三、確保病人明白手術過後,仍然需要長期覆診及跟進,以預防和處理各種併發症。

由於人力物力需求大,病人必須通過評估才會被安排接受骨齒人工角膜手術。

改寫下半生
香港多年來共有10位病人接受骨齒人工角膜手術。本地有病患於手術十多年後視力仍然保持七成,病人視力改善,以致生活品質和自理能力得以大大提升。

另外,患者要接受術後外觀有明顯轉變,視野範圍也因為人工角膜構造的限制而大為收窄。病人和醫生亦要提防併發症,例如眼內炎、視網膜脫落、黏膜組織潰爛或萎縮。病者或需進行更多手術,以確保長期骨齒人工角膜健康,運作正常。

黃女士耐心聆聽眼科醫生詳細解釋後,百般滋味在心頭。一方面,她期待手術成功後,可以重見剛上幼稚園的孫子之可愛臉龐;另一方面,長期覆診和有機會發生的併發症使她畏懼萬分。黃女士想到這裏,不禁淌下淚水。眼科醫生輕掃她肩膊,叮囑她不必害怕,待下回帶家人一起來覆診時,再詳細討論這個足以改寫下半生的決定。

撰文:陳欣遇助理教授 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

[信健康]認識骨齒人工角膜手術,眼科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