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跡象丨心臟病跡象可及早發現 心血管健康是關鍵

2024-12-02

心臟病的早期徵兆往往不太明顯,但當被發現的時候,便往往已經是中、後期,因此,了解心臟病的早期跡象,保持心血管健康的習慣,以及接受健康檢查,是防止患上心臟病的重要環節。

心臟病跡象丨心臟病有什麼跡象?
心臟病跡象丨如何保持心血管健康?

心臟病跡象丨心臟病有什麼跡象?

心臟病有什麼跡象?丨常見的心臟病症狀

有些人可能會在心臟病發作之前,經歷過胸部不適或疼痛,這種痛楚並不一定是強烈的劇痛,反而可能是帶有壓迫感的胸痛。除了胸痛,心臟病的症狀還可能包括呼吸急促、心跳不規則、頭暈或昏厥,以及過度疲勞。這些徵狀可能只會短暫出現,並且可能被誤解為壓力、焦慮等問題。然而,如果這些徵狀反覆出現,應提高警覺。

心臟病有什麼跡象?丨早期症狀與晚期症狀的區別

心臟病在早期沒有太多明顯徵狀,並且可能與其他健康問題的症狀相似,例如心悸、呼吸急促、疲倦、食欲不振、頭暈等,但當被正式診斷患上心臟病時,以上症狀不但繼續出現,而且有機會有一連串併發症,影響其他身體器官,例如腦、肺、肝、腎功能衰退、體內積水過多和怕熱等,基本上須入院接受心臟手術治療,然後再服用心臟藥物來控制病情,屆時日常生活以及身體活動將大受影響。由於心臟病屬慢性病,不能完全根治,所以能及時識別早期徵兆,可有效預防心臟病,或在心臟病的早期階段便得到治療。

心臟病跡象丨如何保持心血管健康?

眾多周知,心臟病其中的主要成因是心血管出現阻塞,因此保持心血管暢通健康,是預防非遺傳性心臟病的最有效方法。而要確保心血管暢通健康,便有以下各種方法:

如何保持心血管健康?丨健康飲食對心臟的影響

飲食過程中,攝取適量健康脂肪、增加纖維攝入、低膽固醇,都能有效降低心臟病風險。建議飲食中包含以下元素:

1. Omega-3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減少心臟病風險。這些脂肪酸常見於三文魚、亞麻籽等食物;
2. 高纖維食物:全穀物、蔬菜和水果富含纖維,可以幫助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建議每日均攝取;
3. 低膽固醇食物:平日應避免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而是選擇低膽固醇的蛋白質來源,如瘦肉、魚類和豆類。

如何保持心血管健康?丨養成定時運動習慣

除了健康飲食,運動也可助維持心血管健康。每天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急步行、跑步、游泳或踩單車,均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臟功能。世衛建議18歲以上成年人每周應做最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既有助於減少患上心臟病的機會,還能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如何保持心血管健康?丨控制壓力與改善睡眠質量

壓力過大和睡眠不足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同時不利心血管健康。學懂管理壓力、放鬆心情、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能減輕心血管負擔,當中每晚7至8小時的高質素睡眠,便有助身體恢復過來。

心臟病跡象丨接受健康檢查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習慣,也無法完全免除患上心臟病的風險,所以最理想是定期接受與心血管有關的健康檢查,儘早發現潛在問題,並及時處理。

接受健康檢查丨常見的心臟病檢查

與心血管或心臟病相關的健康檢查,不外乎量度血壓、量度膽固醇水平、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波。

1. 量度血壓:高血壓是心臟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定期檢測血壓能及早發現,然後透過飲食或藥物來控制;
2. 量度膽固醇水平: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過高可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定期檢查膽固醇可以有效預防動脈硬化;
3. 心電圖:這項檢查能幫助醫生檢測心臟的運作,及早發現心律不整或其他異常。
4. 心臟超聲波:透過超聲波產生的高頻音波探測心臟,從而顯示心臟的局部結構,但惟冠狀動脈則不能被顯示。由於沒有副作用,適合大部份病人

接受健康檢查丨定期檢查的建議時間表

健康檢查的頻率,視乎年齡、性別以及家族病史等因素而定,難以一概而論,但一般來說,建議40歲以上人士每年接受一次心臟健康檢查,特別是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紀錄的高危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