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治療|濕疹藥物治療及日常注意事項

濕疹是香港常見的皮膚問題,受本地濕熱氣候影響,病情常容易加劇。許多患者飽受皮膚痕癢、紅腫、乾裂等不適,甚至因此影響睡眠質素和日常生活。面對這些挑戰,如何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法,既舒緩症狀,又能重拾理想的生活質素,成為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本文集合6項患者常用的濕疹治療方法,以供參考。
濕疹治療方法|西醫藥物治療
濕疹治療方法|中醫治療
濕疹治療方法|自然療法
濕疹治療方法|保濕與皮膚護理
濕疹治療方法|戒口
濕疹治療方法|壓力管理
濕疹治療方法|1. 西醫藥物治療
濕疹症狀較輕的患者,醫生通常會建議使用非處方的外用保濕霜和溫和藥效的類固醇藥物,以減輕炎症和痕癢。這些藥物應塗抹於濕疹部位,每天一至兩次。
對於濕疹症狀較嚴重的患者,醫生可能會處方濃度較高的外用類固醇藥物,幫助迅速減輕炎症反應,控制紅腫和痕癢。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通常限於數天或數周,視乎病情而定。不過,長期使用高濃度類固醇的副作用是導致皮膚變薄,進一步引發多種皮膚問題,例如血管顯露、皮膚易瘀青、傷口癒合能力減弱及增加感染風險等。
針對濕疹伴隨的嚴重痕癢症狀,特別是因夜間痕癢感而影響睡眠的患者,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抗組胺藥物來舒緩症狀。這些藥物能有效減輕痕癢感,並有助於改善睡眠質素。
無論是外用類固醇藥物,還是抗組胺藥物,患者都應與醫生保持密切溝通,確保藥物使用的劑量和時間適當,並在濕疹反覆發作時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濕疹治療方法|2. 中醫治療
濕疹治療除了西醫方法外,中醫提供了另一種從內到外的調理身體治療。中醫認為濕疹的成因與體內的濕熱、血燥和風邪有關,特別是脾胃功能失調和肝腎陰虛會導致濕熱內生,進一步影響皮膚健康。因此,中醫濕疹治療以清熱解毒、健脾祛濕、滋陰潤燥為主要方向,幫助患者改善體質、緩解症狀。
濕疹治療常用中藥材
濕疹治療期間,中醫常採用一些清熱祛濕、解毒消炎的中草藥,幫助患者從根本上改善體內失衡狀態,例如:
金銀花:在濕疹治療中常用於清熱解毒,緩解皮膚炎症。
蒲公英: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是濕疹治療中消除紅腫的主要藥材。
土茯苓:適用於濕疹治療中利濕解毒,特別是緩解皮膚痕癢感和腫脹。
地黃:在濕疹治療中可滋陰清熱,用於血燥型濕疹,改善乾裂和脫屑症狀。
白茅根:利尿清熱,幫助濕疹患者排除體內濕熱。
這些藥材可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症狀配製成內服湯藥或外用洗劑,內外結合達到濕疹治療效果。
針灸在濕疹治療中的作用
針灸作為中醫濕疹治療的重要手段,通過刺激經絡穴位調節氣血,改善炎症和瘙癢問題。常用的濕疹治療針灸穴位包括:
曲池穴(肘關節外側):在濕疹治療中用於清熱解毒、舒緩皮膚不適。
合谷穴(虎口處):濕疹治療中用於調節全身氣血,緩解炎症。
足三里(膝下三寸處):在濕疹治療中幫助健脾祛濕,改善體內濕熱狀態。
血海穴(大腿內側):活血化瘀,是濕疹治療中減輕紅腫和瘙癢的有效穴位。
濕疹治療方法|3. 自然療法
自然療法也是濕疹治療的輔助手段,例如使用蘆薈凝膠和椰子油等天然產品,能在濕疹治療中幫助舒緩乾燥、修復皮膚屏障。此外,溫和的草本外敷方法也常與中醫濕疹治療結合使用,為患者提供更全方位的改善方案。
不過,濕疹治療應根據個人體質和症狀進行調整,建議在中醫師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效果最大化。
濕疹治療方法|4. 保濕與皮膚護理
保濕對於濕疹患者是重要的日常護理,因為乾燥的皮膚容易引發症狀惡化。當皮膚屏障功能減弱,皮膚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過敏原的侵害,進一步加劇紅腫、痕癢等不適症狀。
專家建議選擇無香料、低刺激性的保濕產品,每天多次塗抹於皮膚,特別是在洗澡後。此外,洗澡時應使用溫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沐浴產品,以減少對皮膚的傷害。適度的皮膚護理能有效提升皮膚屏障功能,減少濕疹發作的頻率。
濕疹治療方法|5. 戒口
不少濕疹患者的病情與飲食過敏有關,因此控制飲食是濕疹治療的重要方法。常見的過敏食物包括海鮮、奶製品和堅果,患者可透過食物日記或過敏測試來識別引發症狀的食物。除了避免過敏原外,均衡飲食、增加蔬果攝取量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對於長期管理濕疹也具有一定的幫助。
濕疹治療方法|6. 壓力管理
壓力管理在濕疹治療中不容忽視,壓力雖然是心理因素,但壓力會影響免疫系統功能,導致濕疹惡化。針對壓力誘發的濕疹,治療應加入改善心理健康的方法,例如冥想、瑜伽或規律運動,以減少復發機率並改善治療效果。
濕疹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持久自我管理是治療的關鍵。中西醫治療、皮膚護理、飲食調整及環境改善等,都可以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舒緩和控制手段。最重要的是,患者應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足夠的耐心,與專業醫生合作,持續改進治療方案,以緩解濕疹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