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首次引入 跨團隊精準手術 微創切斷神經 紓緩癌症患者劇痛

李永恩醫生 徐佩儀醫生 張婉婷醫生 | 2025-09-03

2023年中,一位30多歲的年輕女士,因惡性肩部肉瘤引發持續劇痛,即使用藥物作紓緩治療,依然效果不佳,她長期受疼痛之苦,難以入睡並且情緒低落。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東區醫院)臨床腫瘤科、神經外科,以及麻醉、圍術期及疼痛醫學部門共同合作,引入微創手術治療,透過精準切斷相關神經,成功緩解患者疼痛。

部分癌症患者,會因為腫瘤入侵神經線、器官或骨骼等而感到疼痛,一般而言,可以採用藥物或其他輔助治療紓緩痛楚;至於中度至重度患者,則可能需要使用含嗎啡類成份的強效藥物幫助止痛。

鑽研海外文獻

然而,團隊亦遇過一些疼痛情況十分嚴重的患者,用藥後依然未能有效緩解痛楚,當中更有患者的疼痛持續惡化,使他們的日常生活質素、工作能力及心理健康均受到嚴重影響。

兩年多前,東區醫院複合式手術室啟用,當中的最新醫療科技,能大大提升手術精準度並有效保護病人安全。藉此契機,醫院神經外科、臨床腫瘤科,與麻醉、圍術期及疼痛醫學部門合作,一起鑽研海外文獻,與相關專家商討治療癌症病人劇烈痛症的方法。

切斷痛覺傳導束的手術屬於微創性質,並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合作,為合適的晚期癌症患者紓緩劇烈痛症。(醫管局圖片)

人體各部位的痛覺訊號,是經由脊髓神經傳送至腦部。團隊認為,若透過手術精準切斷相關神經,可以阻斷痛覺訊號上行,從而顯著緩解疼痛。

此手術屬微創性質,在麻醉科醫生密切監護下,患者於手術期間保持適度清醒。團隊利用術中電腦掃描造影,實時評估精準度,同時監察患者的感覺及動作反應,以確認插針位置正確無誤,隨後利用射頻消融切斷痛覺傳導束,令患者的疼痛感瞬間大大減輕。

手術團隊利用術中電腦掃描造影,實時評估插針(箭嘴)的精準度。(醫管局圖片)

止痛藥沒效果

此跨團隊微創手術的技術複雜程度很高,當時本港未有先例。該位30多歲的年輕女病人,了解細節後同意接受手術,成為全港首例。術後,她的劇烈痛楚即時得以紓緩,能夠安然入睡,順利回復日常生活。其後,團隊陸續為情況合適的患者進行同類型手術,提升病人生活質素。

新手術亦成功幫助另一病人何先生擺脫多年劇痛之苦。早年不幸確診肺癌的何先生,其腫瘤蔓延至影響神經線,持續出現疼痛,即使用藥依然沒法改善,他形容自己的左手手臂痛到動不了,連揹背包也做不到,心情非常低落。得知疼痛已經影響到何先生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我們建議他接受切斷痛覺傳導束的手術。

手術期間,麻醉科醫生為何先生進行輕量鎮靜麻醉,隨後神經外科醫生於何先生的頸部插入刺針至脊髓。在進行感覺與行動測試、微調刺針位置後,便切斷相關痛覺傳導神經束。

重回生活正軌

被劇痛困擾多時的何先生,手術後感到痛感大大紓緩,左手可正常活動。看到他開懷地分享自己「終於有覺好瞓」、可以重拾工作和生活的信心,並感謝整個醫護團隊,我們都感到非常鼓舞。

現時在東區醫院,用藥仍難以紓緩疼痛的癌症病人,可獲轉介到神經外科接受評估,若情況合適,便可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撰文:李永恩醫生_東區醫院神經外科顧問醫生

徐佩儀醫生_東區醫院麻醉、圍術期及疼痛醫學部門主管

張婉婷醫生_東區醫院麻醉、圍術期及疼痛醫學部門副顧問醫生

[信健康] 舒緩癌症患者痛楚,醫療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