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後戒煙成新常態 醫管局每年助數千煙民搣甩煙癮
馮凱滴醫生、關凱怡醫生今天是「世界無煙日」。戒煙說易行難,然而近年不少煙民走過疫情後,體會健康... -
創建疫後新世代醫療:持續發展.科技創新.人才滙聚
高拔陞醫生新冠疫情令世界一度恍如停頓,儘管面對前所未見重重挑戰,醫管局在傾力抗疫同... -
-
-
醫管局「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最後衝刺 增約6000多病床94手術室
程偉權醫生10年時間,不短,但猶如馬拉松,始終會有衝刺一刻。醫院管理局在43間公立... -
智慧醫院提升醫療質素 方便市民 新界西獲嘉許為傑出團隊
尹耀宗醫生、陶志雄醫生、雷俊達醫生醫院管理局近年致力推行智慧醫院發展策略,其中天水圍醫院作為醫管局發展這策... -
-
-
醫管局赴英全力招攬人才 吸引非本地培訓醫生回港
關慧敏醫生本港公營醫療系統承擔全港九成住院醫療服務,人手需求一直非常殷切。隨着疫後... -
港島東泌尿外科獲頒傑出團隊 縮輪候減併發
李卓文、俞文軒、呂嘉樂泌尿外科的服務需求日益增加,港島東醫院聯網泌尿外科團隊,一直致力為病人提... -
-
-
醫管局推電子醫生證明書 完善遙距醫療流程 提升病人體驗
李立業醫生、彭育華醫生俗稱「電子病假紙」的電子醫生證明書,已於本周一(3月6日)正式推出。市民... -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急症室服務新里程
袁卓斌醫生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下稱那打素醫院)於1997年從港島遷入大埔,服務... -
跨專業團隊善用醫療科技 為病人賦能改善生活
馬慧玲、陳家樑、余經邦病人病情穩定後出院,並不等同治療及跟進大功告成,因為病人由醫院回到家居生... -
疫下求診次數減少 新增癌症個案近20年來首度下跌
姚浩然醫生癌症是香港的「頭號殺手」,亦是社會不容忽視的公共衞生議題。醫院管理局香港... -
多管齊下招募及挽留醫生 長遠建立穩定人才庫
醫院管理局全球各地對醫生求才若渴,香港也不例外。醫院管理局(醫管局)除了全數聘請合... -
醫管局移植及免疫遺傳學化驗室 為器官移植把關逾10年
郭少燕醫生器官移植是不少器官衰竭病人唯一希望,但遺憾地,本港的器官捐贈數字不高。所... -
分析肺癌類型基因變異 數據庫助長遠癌症治療
醫院管理局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與香港大學醫學院及藥廠合作,在7間公立醫院招募180... -
減外流 增交流 吸回流 鞏固醫療人才庫 提升專業水平
范鴻齡醫務工作,以人為本,人才是公營醫療系統最關鍵的因素,故此也是醫院管理局(... -
贊育醫院百年傳奇 推動母嬰健康 引入產前診斷 孕育數代醫護
醫院管理局港島西醫院聯網過去一世紀,贊育醫院見證近40萬名嬰兒誕生,當中包括僅僅一磅的早產嬰和四... -
醫管局逾50億條大數據 推科研回饋公營醫療
陳嘉賢醫生、趙允恒醫生公立醫院除了為病人提供治療,其實也是一個醫療數據寶庫!對於本地醫療科技發... -
醫管局積極推動電子支付方式 繳費「孖寶」方便病人減少排隊
醫院管理局病人應診後或出院時遇上繁忙時間,難免碰到繳費處出現人龍。醫院管理局(醫管... -
抗疫之舟再迎巨浪 不容輕視 嚴陣應對
鄧耀鏗醫生本港新冠疫情再掀起一重浪,相隔5個月,單日新增確診個案在上星期再次突破1... -
醫管局程式HA Go推遙距醫療逾年半 視像會診惠及專科病人與新冠患者
彭育華醫生科技進步,求醫不再局限於親身面診。在疫情下,足不出戶的醫療服務模式更加是... -
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皮膚科團隊 縱使困難重重 為你重現笑容
趙華強醫生 陸志剛醫生 馬寶琼女士要談到我們團隊的初心,大概要從30年前說起。當年觀塘區居民生活環境欠佳,...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