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新藥 助抑制食慾

唐俊業醫生 | 2025-09-05

糖尿病是很常見的慢性病,成因是患者胰臟不能分泌適當或足夠的胰島素控制血糖,令血糖上升,導致血管受破壞,患者早期未必有明顯病徵,到病情惡化至有其他併發症時才診治,往往已經太遲。

飲食上要減少進食高糖份、高脂肪和澱粉質食物,多吃蔬菜、魚類等,但如果真的無法好好控制,也要在餐點選擇上留意:例如在茶餐廳吃早餐,不應經常吃沙嗲牛肉、午餐肉即食麵,可以用火腿通粉或米粉取代。

更加需要留意脂肪加澱粉質的組合,有機會令血糖升得特別高,不少食物也要避免,例如酥皮蛋撻、牛角包、炸雞翼等,這些會變成三酸甘油脂,直接影響胰臟功能;較易忽略的是老火湯、粥品和果汁,會令血糖短時間內加速上升。至於運動,除能減輕體重,還能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從而控制血糖。

要有效控制糖尿病,除了使用藥物,也要注意飲食,例如粥品或果汁會令血糖短時間加速上升。(網上圖片)

若確診糖尿病,傳統上會針對胰島素情況作治療,先用二甲雙胍、格列吡嗪等藥物,到口服藥物無法控制病情時,就用上胰島素注射,雖有一定效能,但無法保護心腎功能。近年,新藥物的出現,令醫治糖尿病的觀念有所改變:首先是排糖藥SGLT-2抑制劑,血糖會從尿液排走,能控制血糖,還能減少身體熱量,降低血壓,更重要的是,臨床研究顯示SGLT-2抑制劑可減低再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例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中風),並同時改善蛋白尿以及腎衰竭情況;副作用是由於糖份在尿液排出,會增加下半身皮膚受感染的風險,服用者需注意個人如廁衞生習慣。

另一種新藥物是GLP-1受體促效劑,腸道荷爾蒙藥物注射針劑;同樣可控制血糖並減慢胃部排空,促使下丘腦(Hypothalamus)產生飽足感而抑制食慾、促進胰島素分泌、減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減低蛋白尿及腎功能衰退風險、對體重管理也有幫助。

作者為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少食粥有效控糖尿,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