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餐勿「太遲太飽」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古人提倡「過午不食」,「午時」即上午11點至下午1點。過午不食,其實最早... -
中西專職綜合 基層實證防治
黃譚智媛5月6日,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基佑綜合醫務中心開幕,該診所以... -
-
-
枸杞防治脂肪肝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肝臟為人體「淨化器」,身體每天所產生有害物質,90%以上通過肝臟代謝出體... -
認識「水中人參」:芡實
張宗康博士芡實是睡蓮科植物芡的成熟種仁,因其果實上的花萼退化後形如雞喙,遂有「雞頭... -
-
-
你努力交功課了嗎?
侯婧醫生又是一年的考試季及緊接的放榜季,看到莘莘學子用努力和汗水迎來全新征途,希... -
關注腸道健康
王穎羚腸道不單負責吸收營養和水份,更是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關鍵。不良飲食和生... -
-
-
狡猾的急性腎炎
黃天祐醫生很多人想到腎臟發炎,症狀多與尿道炎相似,例如尿頻、小便時疼痛、帶血、尿液... -
不斷復發之蜂窩組織炎
王建芳醫生63歲的林伯(假名)患糖尿病多年。自從退休後,日子過得很愜意:平日早上喜... -
理大中大合研新藥 專治肥胖相關疾病
理大與中大合作研發出全球首創新藥,可同時治療二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 -
代糖無助減肥 或引更其他疾病
近日世界衞生組織綜合了283項研究,在星期一(15日)發表了甜味劑的使用... -
「世界家庭醫生日2023」 家庭醫生:醫療健康核心
何家銘醫生自2010年開始,世界家庭醫生組織(WONCA)將每年5月19日定為「世... -
慢性腎病與我無關?
何仲平醫生慢性腎病,是指3個月內不能治療的腎病,涵蓋糖尿病、高血壓、多囊腎等等。慢... -
壓力與身體健康
羅杏斯醫生新冠肺炎疫情過去,相信很多市民都開始回復正常生活。但過去幾年疫情時生活上... -
家庭醫生:治病以外 還看重患者體驗
劉知行醫生張先生年約60歲,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等疾病。他一直在公... -
糖尿病年輕化趨嚴重 協會推支援助低層患者
兒童糖尿協會早前獲馬會資助啟動「年輕糖尿支援計劃」,將資助1,000名2... -
認識慢性腎病:身體反應勿輕視
資深藝人吳耀漢早前逝世,終年83歲。據媒體報道,他因嚴重腎衰竭離世,而他... -
邁向男士健康之路
魏浩然醫生相信大家都會認同「預防勝於治療」這個概念,那麼各位男士們怎樣為自己健康出... -
基層醫療(七):藥物價格
馮康醫生新加坡一位公共衞生教授好友到訪,我問他「健康SG」推行情況,尤其在基層醫... -
心血管事件 新路程起點
臧渝梨博士心血管疾病(CVD)依然是全球高踞榜首的致死致殘性疾病,泛指發生在血流通... -
同病不同藥
董光達醫生慢性疾病,很多時都要長期服藥。如病人同時患有多種慢性病,就可能同時服用多...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