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觀察作判斷 月經過多 分期調理

臨床上發現,許多女生都不太知道自己的月經量是否正常,有些女生甚至在身體檢查時發現貧血,才知自己原來一直月經過多;今次談談如何判斷月經量,月經過多的成因及中醫治療方法。
在中醫角度,月經周期正常,經量明顯多於正常者,就是月經過多。正常月經量在20ml至60ml左右,超過80ml則屬經量過多。雖然我們不可能用量杯測量,但可以透過日常觀察來判斷。
留意滲漏
最簡單方法是留意衞生巾的使用情況。如果白天需要每兩小時更換一次日用衞生巾,且每次都是完全浸濕的狀態,或者夜間需要起床更換特長夜用衞生巾,甚至使用安睡褲仍然會滲漏,這些都可能表示月經量過多;此外,經期時蹲下起身時出現頭暈,或者日常走動後出現輕微呼吸困難等症狀,就要警惕是否有貧血的可能。

在西醫角度,月經過多可能與荷爾蒙失調、子宮內膜瘜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炎或子宮環等因素有關。因此,如果中醫治療後仍然反覆出現月經過多,建議進行婦科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
從中醫角度分析,月經過多的病因主要與氣虛、血熱或血瘀相關。我們亦可簡單從月經的顏色和質地作初步判斷,如果月經量多之餘,經色較淡、質地稀薄者多屬氣虛;經色鮮紅或紫、質地黏稠者多屬血熱;經色紫黑、血塊較多,伴小腹痛者多屬血瘀。當然,臨床上要結合其他伴隨症狀、舌脈等情況來準確辨證。如果病程很長,可以出現由實證轉為虛證或虛實兼夾的情況,治療上亦須更長時間。
輔以針灸
中醫治療月經過多講究分期調理,可以分為經期和非經期兩個階段,中藥加針灸效果更佳。一般經期時以攝血止血為主,以減少血量,防止失血傷陰;非經期時則視乎證型,使用安沖固沖的中藥及輔以針灸以調治其本。一般病情不嚴重者,可以在經期前約一周開始服藥,就能有效控制經量。筆者亦有不少病人只在經期前服藥,都能好好控制病情。如治療未效者,建議先行婦科檢查,如未見異常,可在經期和非經期都服用中藥,並配合針灸治療,堅持治療約3個周期,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改善。
希望今次內容有助各位女士更了解自己的月經量是否正常,如果長期月經過多,建議及早就診。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信健康] 續談調理月經過多,醫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