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飲食調理 守護長者腸胃

劉卓靈醫生 | 2025-09-15

腸胃健康是長者晚年生活的重要基礎,卻,肚痛、胃氣脹、便秘等症狀,可能是腸胃不適發出的警號。

步入晚年,長者消化系統功能衰退,腸胃蠕動減慢,黏膜修復能力下降,容易出現腹部不適、便秘及反酸燒心等,甚至可能伴隨排便習慣改變、食慾不振、體重無故減輕,以及黑便、血便等問題。這些症狀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亦有機會是腸胃疾病警號,大家必須重視。

此外,慢性疾病用藥,也可能影響長者的腸胃功能:類固醇和薄血藥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風險;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則可能引致潰瘍機率增加;某些降血壓藥、鐵劑等,有機會導致排便困難。

在日常飲食調理方面,老人家必須注意:一、進食時細嚼慢嚥,選擇溫熱食物,避免生冷,以免刺激胃黏膜,少吃紅肉和高油高鹽加工肉類,減輕腸胃負擔;二、多攝取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確保足夠水份補給,幫助纖維在消化過程中發揮作用;三、益生菌和益生元對腸胃健康有益,選擇乳酪、益力多等含益生菌食物,以及水果、堅果、豆類等富含益生元食物,促進腸道菌群平衡。必要時,諮詢醫生是否需要服用益生菌補充劑。

健康生活習慣,對保護我們的腸胃十分重要,吸煙、喝酒、吸收過多咖啡因,以及高脂肪食物都可能影響腸胃,保持規律的進餐及作息時間,減少壓力,均有利腸胃正常運作;適度運動能有助消化,例如散步、太極,可促進腸道蠕動,改善腸胃功能,降低腸胃問題發生機率。

香港衞生署建議,50歲以上人士每5至10年接受一次腸胃鏡檢查,尤其是有家族病史者,以便及早發現瘜肉、腫瘤等病患。醫生會評估慢性病與用藥情況,降低檢查風險。若出現大便變細、持續腹痛、黑便、血便等症狀,切勿拖延就醫!

步入晚年,長者消化系統功能衰退,腹部不適、便秘等症狀有機會是腸胃疾病警號,必須重視。(網上圖片)

作者為香港專科外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重視長者腸胃疾病警號,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