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節奏快 壓力焦慮如影隨形 佛法結合科學 尋找生活智慧

「雲水無心」是一個禪意深遠的理想,象徵着無拘無束、自在無礙的心態。在當今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壓力、焦慮、失落等心靈挑戰如影隨形,許多人渴望找到內心的平靜與自由。為此,我們創立了「雲水無心」專欄,以佛法智慧為核心,結合科學實證的輔導手法,與讀者一同探索人生,尋找內心的平安與生活的智慧。
雲水本無心,但我們這些凡人卻在無心的雲水上生起種種分別。看,這片雲像狗狗!不,像豬豬!不,像你呀!正是這些分別心,讓我們產生了千變萬化的妄想,形成了你、我、他,區分了敵我,隨之而來的煩惱便讓人苦不堪言。
當然,在風雅的情景中,口頭禪說來容易,但面對經濟困難、家庭問題、情緒困擾時,內心的痛苦並非一句口頭禪就能化解,真正的平靜與安樂需要更深入的諒解、探索與實踐。
我們是一群在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教授佛法輔導的導師,在指導學生之餘,也輔導了許多個案,深刻了解到香港市民所面對的內心痛苦與壓力。多年來,我們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與方法,希望通過這個專欄與讀者分享。
融入心理學理論
佛法輔導不僅包含佛法與禪修,還融入了心理學的理論與輔導手法。其中,醫療社會學家安東諾夫斯基(Antonovsky)提出的「條理感」(Sense of coherence)尤為重要。安東諾夫斯基指出,一個人面對和處理壓力的能力,與他能否在生命中找到「條理感」有直接關係。「條理感」包含三個核心元素:理解力、處理能力和意義感。例如,當一個人面對失業時,他能理解到在整體經濟困難時,失業是難以避免的;雖然失業,他仍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儘管失業帶來徬徨,但為了生活和家人,辛勞與擔憂都是值得的!有了這樣的理解,雖然面對壓力,精神上還是能頂得上,有力量好好活下去。

自2004年起,我們開始以「條理感」為框架,結合佛法對人生的理解與禪修安心的法門,進行研究與實踐。經過多年優化與積累,我們現在對如何幫助求助者面對與化解內心煩惱與擔憂,已有了豐富的經驗與信心。
同踏上探索旅程
在「雲水無心」專欄中,我們將分享這些智慧與方法,幫助讀者在紛繁複雜的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力量與平安。無論你正處於人生哪個階段,無論你面臨怎樣的心靈挑戰,我們都願意與你一同踏上這段探索心靈自由的旅程。讓我們像雲水一樣,無心而行,隨緣而依滋潤大地,在生命的長河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安寧與智慧,內心溫暖的慈愛與關懷。

我們現在共有五位佛法輔導導師,他們各有專長和見地,我們會於此專欄共同撰寫,讓讀者能從多角度了解佛法和禪修如何能幫助我們理解煩惱和化解內心的痛苦:
一、釋衍隱博士法師
獲香港⼤學醫學院頒受博⼠學位,除了在新界西醫院聯網的佛教覺醒⼼靈關顧中⼼服務,亦被港⼤委任為客座助理教授,負責教授與佛法輔導有關的課程。
二、李堅翔博士
持有臨床心理學及佛學研究雙博士學位,現任港大高級講師、加州執業心理學家,著作有《覺悟行:佛法輔導手冊》。
三、胡蕙茵博士
佛學博士、註冊社工及專業佛法輔導督導,現任港大講師,與衍空法師共創以悲智為本的「覺醒訓練課程」,致力融合佛法與心理輔導。
四、方明慧
現為專業佛法輔導督導,從事社工及心理輔導逾三十年,專注青少年、家庭、自殺防治與哀傷服務。
撰文 : 衍空法師_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創辦人
[信健康] 探索生靈健康重要,精神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