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邊緣創作光芒

上月到上海及北京探友,本是一次簡單的相聚之旅,卻意外地為自己送上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當心理治療師之前,在金融機構工作十年,經常匆匆出差上海及北京,難得這次有機會慢下來,與朋友細談近況,也獨自享受在美術館閒逛的時光。
每次到訪北京,總會抽時間到798藝術區,今次舊地重遊,看了幾個展覽,其中「丁火畫廊」──畫家孫博文「生命的超象」的作品展,令我久久駐足。
釋放情感與意志
初看之下,以為是油畫,後來才知是以水墨及宣紙創作,色彩奔放、生命力強烈,令人驚嘆。更震撼的是,我最喜歡的幾幅作品竟是他在晚年罹患腦癌時創作的巨型作品,有些甚至是他爬在地上完成。在生命倒數階段,他卻創作出最具生命力的作品,和他早期的作品風格,截然不同,這種爆發力深深觸動我。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在西九M+展館看到一幅巨型點點畫,色彩斑斕,充滿希望。那一刻,不期然想起自己在幾年前完成33次電療後所創作的點點畫──畫面中央留白,象徵獨自躺在電療室內,而周圍的彩色點點則代表家人、朋友、醫護人員的支持與陪伴。當時我畫這幅畫是送給瑪麗醫院的醫護團隊,感謝他們在我最脆弱的時刻給予力量。
當我在M+看見那幅巨型點點畫時,心中不期然湧現強烈的連結。細看之下,發現該藝術家原來是在癌症末期時創此佳作,寓意生命的盼望!看着孫博文的「生命的超象」、回想M+那幅生命的盼望及自己的創作,當然我的創作沒技巧可言,不敢也不能相比,但彼此卻有一個共通點,大家都在病患中透過藝術創作釋放情感與意志。儘管兩位藝術家已不在人世,但他們卻留下會說話的作品,以強烈生命力震撼人心!
引發共鳴和反思
作為表達藝術治療師,我深信創作者、作品與創作過程三者之間的關係,是一個療癒的三角。創作讓人專注、活在當下、釋放情緒;作品則能代言創作者的心聲,引發觀賞者的共鳴與反思。這不只是藝術,更是一場心靈的療癒。
展館內,高興認識了一位由重慶到北京讀藝術及工作的女孩。我們邊看邊聊:談藝術、療癒、心流、夢想與都市生活,無所不談,聊了近一小時,藝術就有這種力量,把人拉近!
作者為註冊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
[信健康] 藝術作品把人拉近,精神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