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慢性病

曾錦榮院士 | 2025-10-27

隨着社會經濟發展,物資供應充裕,衞生環境改善,醫療質量提升,慢性病已從老人病轉變成為普遍的疾病,亦因此對人類老化過程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構成更深遠影響。

慢性病是一生活模式疾病,病情發展和個人生活模式息息相關。病發初期,病人一般都感覺不到健康狀況有任何異樣,直到發生健康事故才知悉個人健康問題已頗嚴重,例如糖尿病昏迷、血管栓塞等。

慢性病一般不可能完全治癒,只能控制病情發展,減輕/緩解不適症狀,延緩健康衰退,維持較長時間的良好生活質量,藉着適切的醫療措施,維持促進患者身、心、社群健康。

因此,慢性病的醫護管理目標在於預防發生併發症,延緩疾病對健康構成傷害,從而在較長期的時間內維持病患者生活質量。

慢性病的治療手段是多方面,包括管理服用藥物,管控病徵症狀,促進健康生活模式,監控健康狀況的發展,適時尋求醫療援助。

要有效管理慢性病,除了適切的醫療措施,患者的自我健康護理絕不可缺少。患者一般需要改變固有生活模式:例如戒煙、戒酒、控制食物鹽份、控制飲食熱量。如疾病涉及生理退化問題:例如吞嚥功能障礙、運動功能障礙,更需要調節日常飲食習慣和生活模式。

換言之,要成功管控慢性病,維持良好的治療效果和健康狀況,患者必須針對性改變固有生活模式,袪除不良健康習慣和生活模式,例如妥善管理血壓,控制攝取膽固醇,管控糖份攝取量,戒除不良生活習慣,例如酗酒、吸煙,並且多做促進身心健康的運動,多參與社群活動,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作者為香港老年學護理專科學院副院長

[信健康] 成功管控慢性病,專科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