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孤單 給照顧者力量與希望

鄧嘉敏 | 2025-10-27

作為長者服務社工,我走進過不同的家庭,見證他們的故事,其中,張太和張伯這對恩愛的年長夫妻,特別讓我印象深刻。張伯曾是地盤工人,為家庭默默付出;張太則打理家務,兩人同甘共苦,彼此扶持。退休後,張伯開始出現記憶力衰退、反應遲緩等情況,張太起初以為只是年齡所致,未有多加理會。直到丈夫變得沉默寡言,甚至大小便失禁,才驚覺事態嚴重,最終確診為中期腦退化症。

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張太雖然焦慮無助,卻選擇堅持照顧丈夫。然而,張伯體形龐大,每次協助他起身或移動,張太都要彎腰用力,導致長期腰背疼痛。她的情緒無處宣洩,身心透支,深知單靠自己難以持續。

機緣巧合下,張太來到筆者所在的日間中心。初次見到她時,她面容帶愁苦,眼神和身軀都透出疲憊,記得她首次送丈夫到中心時,臉上滿是不安與猶豫,擔心丈夫會誤解她「不要他」,但亦明白,若不尋求外援,自己將被壓垮。

幸好張伯逐漸適應中心生活,積極參與認知訓練、日常自理練習和社交活動,甚至主動分享兒時回憶,幫助其他會員重建自信和社交連結。張太亦因此獲得一點喘息空間,能把精力放回自身需要,重拾笑容與生活節奏。

他們的故事,反映日間中心不止於「照顧」,更是連結社區與家庭的橋樑。通過多元活動和專業訓練,中心協助長者延緩退化,提升生活質素;同時為照顧者提供喘息空間,以及與同路人交流的平台,讓他們不再孤軍作戰。張太在中心認識其他照顧者,互相交流與支持,令她更堅定自己的選擇,也更懂得照顧自己。

10月是「照顧者月」,提醒我們關注這群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照顧者的身心健康,值得被看見與支持。筆者期望社會提供更多市民容易接觸的日間服務與心理支援,減少照顧者的壓力與孤獨感;同時,照顧者亦要謹記,照顧別人之餘,更要照顧自己,因為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持續給予溫暖的陪伴。

作者為賽馬會流金匯日間護理中心註冊社工

www.jcch.org.hk

[信健康] 關注照顧者身心健康,社工資訊可分享!【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