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間期出血需處理嗎?

吳敏清中醫師 | 2025-10-31

最近有不少病人反映,兩次經期中間有少量出血情況,擔心是惡性病變先兆,卻被西醫告知毋須處理。

經間期出血是指在規律的月經周期中,兩次月經之間發生的周期性出血。通常出血量少,僅是白帶中夾有血絲,持續1至3天,部分人或伴隨輕微下腹脹痛,西醫稱為「排卵期出血」,有5%至17%女性經歷過,成因是雌激素水平在排卵期後下降,黃體素分泌不足,無法維持子宮內膜厚度,造成內膜少量剝落而出血。若只偶爾出現,且無生育規劃,可先行觀察,期間避免性行為、注意清潔、穿棉質透氣內褲,亦要忌吃辛辣刺激物和酒精飲品,以免動血;至於有生育需求者,則建議求診。若情況經常出現,或出血量偏多、天數多於3天者,則建議進一步檢查。

當見到陰道出血,有人希望中醫用中藥止血,其實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更為關鍵。中醫稱排卵期為「經間期」或「絪縕期」,認為此時元精充實、陽氣內動。若伴隨腎陰不足或脾腎不足、濕熱內蘊、瘀血內留等因素動血,容易出現陰道異常出血。值得一提的是,瘀血內留證型的用藥會用到活血化瘀類中藥,並不單純用止血中藥,見到藥單有活血類中藥時毋須擔憂。

與其他月經失調問題相似,經間期出血的調理通常約三個月。筆者近期治療的患者,有些已沒再出血,正在鞏固療效階段;有些則要等待下個周期才能評估效果,按體質和病情,治療進度也有差異,建議記錄出血時間、量、色、質及伴隨症狀,有助醫師準確辨證。透過整體調理,大多數經間期出血都能獲改善。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信健康] 淺談經間期出血困擾,女性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