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失去 接納共存

朱綽婷 | 2025-11-11

「好傷心、個心好痛好痛!」你說,母親離世那夜,她掌心殘餘的微溫,不再起伏的胸口,顯示心跳停頓的儀器等畫面,各個定格中的觸感溫度與氣味聲音,至今歷歷在目,縱然當晚令人窒息的椎心之痛有所減退,但睹物思人,觸景傷情那份難以言喻的揪心感覺仍劇痛難耐,你一再追問,為何時間並沒撫平失去母親的傷口?

對不相干的人而言,母親的生命像消逝得悄然無聲,其呼吸甚至輕渺得不為世人所感應,但她的氣息卻在在是你生活的重要部分,當死亡於猝不及防的瞬間臨到,連繫着你與母親,那條無形的關係「臍帶」一下子被割斷,自此以後不再聽到母親喊你的名字,不再因瑣事被她嘮叨,更不會接到她來電噓寒問暖,再沒人像母親般着緊你胃口,許許多多的「不再」,標記着死亡掏空你心肺,在生命深處強行挖出一個無法填補的空洞窟窿,失去母親,同時也割失構成「自己」的重要部分,正因如此,喪失摯親的痛才椎心刺骨,思憶與淚水也不會因歲月流動戛然而止。

相比起以填補去「撫平」,這個意味着雙重失去的窟窿,更需要你承認它存在,接納由此而來的不適應將成為生活一部分,借助種種不習慣去凝視這份失去,學習與之共存。或許,你煲的番茄湯沿用母親的方法,卻跟回憶裏「媽咪的味道」相去甚遠,嘗試細味箇中差異時,方驚覺母親用以調味的,是把你捧在掌心的珍愛,喝進肚腹才教你感覺特別暖胃。母親離逝,「媽咪的味道」無法複製是不可逆轉的事實,但當悲傷讓你的番茄湯摻和淚水與思念,反成為日常的缺失中,追憶母親的重要微儀式,邊喝邊喊「媽咪,我好想你!」,摸索呼出哀傷,吸入能量的節奏,慢慢累積氣力,振作生活。

作者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撫平傷口的要訣,精神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