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傾囊相授 從中汲取內地經驗 基層醫療交流培訓締雙贏

醫院管理局 | 2025-11-12

基層醫療是市民在醫療體系中首個接觸點,一直默默肩負起守護社區健康的重任。醫院管理局自2008年起透過「社區醫療新世界──社區衞生及基層醫療管理培訓計劃」,為內地醫療機構培訓逾1500名高級及中級基層醫療管理人員。透過深入培訓交流,醫管局不僅將香港成熟的家庭醫學培訓體系與管理經驗傾囊相授,同時讓本港專業人員從中汲取內地基層醫療的管理運作等寶貴經驗,將所學轉化為提升本港公營基層醫療服務的養分。

「社區醫療新世界──社區衞生及基層醫療管理培訓計劃」由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鄭裕彤基金及醫院管理局主辦,為內地不同省市和地區的基層醫療工作者提供培訓。今年的培訓項目集中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舉行,約350名學員參與,目標對象是當地具領導力的專業醫療人員,以提升他們在基層醫療領域的理解和臨床決策能力,並把培訓課程及要領傳承給地區的其他基層醫療人員。

今年在廣州舉行的培訓班,由家庭醫學醫生作為講者,與內地學員分享有關慢性疾病、臨床應診評估等知識及技巧。(醫管局圖片)

家庭醫學訓練不僅是「醫病」,更有一套完整的家庭醫學培訓方法。作為導師之一的九龍西醫院聯網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服務部門主管陳智偉醫生說:「香港家庭醫學的培訓方法包括客觀評分工具及多種仔細的評核表格。訓練中,我們以錄影記錄學員診症的過程,然後由資深導師分析學員表現,並提供針對性建議,讓學員從中學習成長。」他強調,評核表格不僅是「打分表」,上面詳細列出問診、診斷、制定治療方案及醫患溝通等各環節的指標,能令學員更明瞭自身不足與改進空間。

與此同時,透過錄影重溫學員診症過程和資深導師有系統及客觀的分析,有助學員重新審視自己與病人的互動細節,仔細拿捏往後的診症技能。

導師之一的陳智偉醫生(箭嘴)上月為到港進行交流的內地學員提供培訓。(醫管局圖片)

在今次培訓中,香港家庭醫學醫療團隊代表亦向學員分享如何應對慢性疾病、醫患關係等實戰經驗,傾囊相授完整的家庭醫學培訓方法。陳醫生指出,是次培訓計劃的目標不單是培訓醫生,更是培育具領導力的專業醫療人員,他期望這些「受培訓的種子導師」在內地繼續指導和訓練更多年輕基層醫生,以產生協同效應。

雙向交流 以人為本

儘管醫管局人員為內地醫療管理人員提供培訓,但交流學習往往是雙向的。陳醫生認為,內地的社區醫療同樣值得香港借鑑;內地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以宏觀角度,肩負起區內基層醫療責任,「作為醫療體系中的第一道防線,內地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每年均主動向區內長者提供年度檢查,發掘及跟進長者的慢性疾病個案,包括為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提供長期追蹤、藥物調整及健康教育。」陳醫生表示,從源頭減少和控制疾病,防止病情惡化或產生嚴重併發症,才可提升市民生活質素,減輕整體醫療負擔。

基層醫療從來不是一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地方,而是「以人為本」的全面健康管理,家庭醫生以全面的關懷守護社區健康。早於10月10日,醫管局普通科門診及家庭醫學專科門診服務已統一命名為「家庭醫學門診服務」,轄下普通科門診及社區健康中心亦分別命名為「家庭醫學診所」及「家庭醫學綜合中心」。未來醫管局家庭醫學團隊會繼續透過家庭醫學模式,為處於不同人生階段的市民持續提供個人化健康篩查、慢性疾病預防及管理,以及疫苗接種等基層醫療服務。

撰文: 醫院管理局

[信健康] 淺談培訓內地醫療專才,醫療資訊可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