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藥物 眼睛炎症和腫瘤治療之曙光

許詠琪醫生、杜曉華醫生、陳欣遇醫生 | 2024-09-09

黃小姐對於香港醫療系統並不陌生,自從10年前確診患上類風濕關節炎後,她的病情時好時壞,每幾個月就要來回醫院跟進病情。

近兩年,她更被診斷出患上類風濕關節炎引發的併發症──中段虹膜炎(Intermediate Uveitis),即使服用類固醇,病情並未完全控制,眼睛反覆出現飛蚊和發炎,使她十分困擾。「黃小姐,明白中段虹膜炎令你擔憂和沮喪。你會否考慮加用一種叫甲氨蝶呤的二線藥物以控制病情?」黃小姐精神為之一振,決定細心聆聽眼科醫生的提議。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是一種抗代謝藥物,用於治療癌症和自體免疫疾病。甲氨蝶呤透過抑制細胞的DNA合成,從而達致抗腫瘤和抑制免疫力。在眼科範疇,甲氨蝶呤主要用於治療一些口服類固醇未能控制的炎症和眼內淋巴腫瘤。正因為它具有類固醇消炎的功效,但副作用相對類固醇較輕,醫生都會稱甲氨蝶呤和其他抗代謝藥物作二線藥物,為病情控制帶來曙光。

主要用途

1.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是指一種影響眼內葡萄膜(包括虹膜、睫狀體、脈絡膜)眼疾。葡萄膜炎可依發炎部位分為前、中、後段及全葡萄膜炎,亦可分為急性或慢性葡萄膜炎。葡萄膜炎病因可以是自發性、感染、自體免疫系統問題。症狀包括眼睛紅、畏光、疼痛、流淚、眼壓高,嚴重者可導致失明。慢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相對難以控制,傳統類固醇治療方法有時候效果欠佳,長時間使用的話,亦有可能引致骨質疏鬆、血糖升高、體重增加等副作用。甲氨蝶呤,能有效控制發炎反應,減少類固醇引發的各種副作用。

2.眼內淋巴瘤

眼內淋巴瘤是一種罕見、侵襲性強的眼內惡性腫瘤,主要影響玻璃體和視網膜。眼內淋巴瘤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指任何起源於眼部組織的淋巴瘤,繼發性指系統性淋巴瘤的擴散。症狀包括視力模糊或下降、眼前漂浮物、視網膜出血或發炎。治療方案包括化療、電療及手術治療。手術治療通過玻璃體切除手術,同時在玻璃體內注射甲氨蝶呤達至緩解症狀,獲得組織樣本,以及直接控制腫瘤生長。

3.其他眼部炎症

除了葡萄膜炎和眼內淋巴瘤,甲氨蝶呤還可用於治療其他眼部發炎疾病,如自體免疫系統引致的結膜炎、角膜炎和乾燥綜合症。甲氨蝶呤協助抑制免疫力,能夠幫助減輕以上病症帶來的併發症,如鞏膜變薄,甚至眼球破裂危機。

給藥途徑

甲氨蝶呤在眼科可以通過口服和玻璃體內注射給予患者。眼部發炎患者通常會口服甲氨蝶呤,而劑量則根據患者身體狀況、耐受性和病情嚴重程度而定。治療期間,患者需要定期進行血液常規和肝功能檢查,以監測提防副作用。玻璃體內注射甲氨蝶呤則用於眼內淋巴瘤的治療。這種治療方式能精準在眼內釋放高濃度藥物,減少全身吸收帶來的副作用。

儘管甲氨蝶呤在眼科的應用廣泛,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視,其中之一是頭痛。

具副作用

儘管甲氨蝶呤在眼科的應用廣泛,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視。常見副作用包括:

1.頭髮脫落。

2.頭痛、牙肉軟化/腫起。

3.降低骨髓創造血球的功能,可以導致貧血、血小板和白血球減少,增加感染和出血風險。

4.胃腸道出現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瀉。

5.肝功能異常:長期使用可能引起肝酵素升高,嚴重時可導致肝炎。

為了降低副作用風險,醫生在使用甲氨蝶呤時必定會密切監測患者健康狀況,並根據檢查結果及時調整劑量。如發現嚴重副作用,可能需要暫停用藥。

黃小姐聽罷眼科醫生的詳細說明,了解到甲氨蝶呤或許能為她的治療帶來希望;它的抑制免疫力特性,可以在她中段虹膜炎的控制中發揮重要作用。儘管它有一定的副作用,黃小姐明白透過密切監測和度身訂造的治療方案,她能夠獲得顯著益處。黃小姐感激涕零,期望甲氨蝶呤能改善她的生活品質。

撰文:許詠琪醫生、杜曉華醫生、陳欣遇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

[信健康] 保護眼睛非難事,眼科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