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腸癌檢測新科技 腸道微生物標誌物檢驗
侯婧醫生大腸癌是全球最常見腫瘤之一,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二位。在2022年,大腸... -
「甲氨蝶呤」藥物 眼睛炎症和腫瘤治療之曙光
許詠琪醫生、杜曉華醫生、陳欣遇醫生黃小姐對於香港醫療系統並不陌生,自從10年前確診患上類風濕關節炎後,她的... -
-
-
飲食易嗆到 說話「漏氣」及早治療聲帶癱瘓
吳耀榮醫生喝水或進食容易嗆到、說話時聲音如「漏氣」般虛弱吃力,這可能是聲帶癱瘓的症... -
大腸癌腸塞支架手術
高彩華醫生大腸癌造成腸道阻塞的情況,一般出現在晚期病人身上,因這時腫瘤體積較大;隨... -
-
-
癌症治療之影響
吳炳榮醫生上期談及副腫瘤綜合症,今期再探討一些間接由腫瘤引起的神經系統疾病。腫瘤由... -
「零期」乳癌迷思
洪家偉醫生乳癌是本港女性頭號癌症,發病年齡中位數大約40至50歲,但漸有年輕化趨勢... -
-
-
口水腺瘤和結石
麥志強醫生口水腺分為「大口水腺」和「小口水腺」。大口水腺包括腮腺、下頷腺和舌下腺。... -
假陰性、假陽性
黃琼英醫生心臟科醫生來電:「陳爺爺有心臟病,例行檢查時發現右上肺有一個陰影,2厘米... -
煙債(三)
黃琼英醫生上文提到,超哥進行檢查後,突然半身不遂,家人擔心他中風,經磁力共振掃描發... -
替「摸不到的乳癌」定位
洪家偉醫生近年女性對乳房健康的關注增加,很多時會自發性接受檢查,例如乳房超聲波、乳... -
男士乳房疾病
羅杏斯醫生多數乳房問題通常發生在女士身上,很少人知道男士也可有這方面的困擾。男士乳... -
癌症上腦並不可怕
黃偉基醫生陳先生是一位70多歲的退休人士,已經戒了20多年煙,完全沒呼吸的問題。雖... -
100%感神經纖維瘤支援不足 逾9成患者促擴大藥物名冊
香港神經纖維瘤協會早前進行一項調查,訪問了25名神經纖維瘤病患者及13名... -
射頻消融對付早期腎癌
傅錦峯醫生、趙修軒醫生一旦患者確診腎癌,醫生便要為其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首先要考慮腫瘤類型──... -
洋葱功效廣
李思齊教授、研究員文芊歐洲中世紀時,出征的士兵會在脖子上戴「洋葱頭項鏈」,他們認為,洋葱是具有... -
大腸檢查迷思
張世華醫生大腸癌是全球常見癌症之一,在不少國家的癌症死亡率排名內,大腸癌均位居前列... -
腎癌患者如何選擇適切手術方式?
傅錦峯醫生手術是根治腎癌主要方式,然而,不同手術有各自優點和缺點,因此腎癌患者要根... -
生魚生蟲
王建芳醫生身邊的人都知道,我不喜歡生食凍食,很大原因和自己的專科有關;而我對魚生尤... -
早期肺癌處理方案
吳健聰醫生今日講解一下零期、一期和二期肺癌的處理方法。相信最棘手是分辨懷疑零期肺癌... -
靜觀其「便」(一)
施蘊知醫生胡小姐今年55歲,剛剛退休。她正享受退休生活,但最近兩個月發現即使自己有...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