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長者需要

陳仲謀醫生 | 2024-05-28

近來,電視、電台、網絡和報刊,都爭相報道有關一位76歲本地男士,和內地移居香港的中年女子「閃婚」。這件事本來尋常不過,但可能當時欠有趣新聞,傳媒因利乘便,以各種傳聞,繪影繪聲去招徠讀者和觀眾。

這件家庭事件,從忘年婚姻,擴展到財產問題,涉及錯綜複雜的兩代糾紛,加上某大電視台「尋根究柢」的調查,將這宗私人事件,炒作為「娛樂節目」;還有「二次創作」的歌曲加以諷刺取笑,成為城中熱話。

本專欄不深究花邊新聞,更無意嘩眾取寵,只是再希望和各位討論香港長者所面對的生活困難。

香港成「長命之都」是上天恩賜抑或詛咒?關鍵在於長者生活質素及身心健康。

人口老齡化現象早已在各個經濟發達地區出現,本地逾100歲的「壽星」估計超過一萬人。香港成「長命之都」是上天恩賜抑或詛咒?關鍵在於長者生活質素及身心健康。

另外,隨着新事物不斷湧現,長幼代溝距離愈來愈闊,更可能深不可測。撇開部分老人有認知障礙困難,身心正常的銀髮族,其思維和子女兒孫或有很大落差,甚至南轅北轍。代溝的簡單定義指年齡差距引起兩代人或幾代人在政治、信仰和價值觀的分歧。

清官難斷
就香港現實環境而言,大部分子女都不贊成作為鰥夫寡婦的父母再婚,怕被人譏笑為「臨老入花叢」,否則閒言閒語便接踵而來,家人不單承受頗大壓力,還擔心會失去遺產承繼權。其實,六七十歲長者身心需要和中年人相差無幾,特別是男士的性需要。

世界各地研究指出,長者機能儘管衰退,卻在各方面仍然有所要求,務求達到生理需要,才能情感滿足,精神感到幸福。或許有誤解女性在更年期過後,便不能有性生活;這完全錯誤,性生活包括性行為和心理上的滿足;年老夫婦經常行房並不罕見,老夫老妻每天有身體接觸,閒話家常,對平衡情緒有莫大裨益。

鰥寡老人失去伴侶,即使兒孫有多孝順,大都無法有同理心了解長者內心世界,自然難以滿足他們心理上的缺失。
中國古代男性續絃,並不會招惹是非,但女性年老改嫁真是絕無僅有。在今日男女平等時代,以往陋習成見應該一早消失。法國現任總統馬克龍,迎娶他的中學老師為妻,而當時的未來總統夫人,要毅然離婚,拋夫棄子!清官難審家庭事,所以港人不應罔顧後果,隨便把他人秘密公開,大肆議論,蜚短流長;把戲謔取笑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

「忘年戀」逐漸普遍,在西方社會早已獲得接受,多不會成為話題。心理分析學派分別稱之為「戀母情意結」及「戀父情意結」。然而,基於中國民間文化,容易引起「多事者」的興趣。當年國學大師錢穆南來香江,創立新亞書院,在61歲時娶27歲的學生為妻,一起度過30多年美好時光,見證當時非議的人無的放矢。最早華人諾貝爾獎得主之一的科學家楊振寧在82歲時,與28歲的翁帆結婚,亦引起熱議;事件已約20年,他們現居於北京,享受二人世界。最近,內地知名畫家第四度結婚,娶年輕他50年的「嫩妻」,被網民批評為「厚顏無恥」。

婚姻是男女雙方私事,任何人都無權干涉,包括子女在內。子女擔心父母受騙,正常不過,可以透過坦誠徹底的溝通,達成共識,特別是有關財務的安排;最重要互相尊重,奉公守法。

老驥伏櫪
另一方面,港人身心體力有所進步,很多行業,包括公職人員的退休年齡都大幅延長。長者對社會未必是一種負擔,反而他們多年累積的寶貴經驗,可幫助社會各種事業推陳出新,建功立業,傳說姜太公80歲才拜相,便是一個鮮明例子;《三國演義》中的猛將「老黃忠」,這詞常被應用為老當益壯的意思;今年美國大選,兩位競逐者均屆耄耋之齡。可見長者能力有很大不同:有些未老先衰,此外老而彌堅的亦大有人在。

長者對社會未必是負擔,反而他們多年累積的寶貴經驗,仍可貢獻各種事業。

總言之,長者身心狀態「多元化」,服務他們的持份者;例如社工、醫護和院舍人員,都要採取不一樣的方法,去照顧不同類型長者。推而廣之,社會不應再有「年齡歧視」,而須利用長者長處,讓他們繼續作出貢獻,尤其在「少子化」年代,釋出老人的工作能力,解決人力供應緊絀,維持總體生產力,不失是一個「雙贏方案」。

同時,社會應鼓勵長者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及「白髮童心傲少年」的心志。

撰文 : 陳仲謀醫生_香港精神健康議會召集人、香港精神健康促進會主席

[信健康] 應對長者對社會需要,精神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