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同心塑建「廣華願景」確保病人服務無縫過渡
廣華醫院重建計劃第一期大樓於去年順利入伙。回想起搬遷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前,我和團隊戰戰兢兢仔細部署,每一幕至今歷歷在目。我們要將8名病情危重的新生兒送往新大樓,溫箱裏的小嬰兒只有手掌般大,同事們事前反覆練習移動路線,過程不容有失。
搬遷當日,每名小嬰兒都由多名資深同事全程護送,最後全部安全到達,那份感動難以言喻。
廣華醫院舊大樓的主要建築物於1960年代建成,要在繁忙的市中心進行原址重建,是廣華醫院重建計劃的最大挑戰。我們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確保原有在舊大樓的服務,能夠安全、無縫過渡至第一期新大樓。為使搬遷過程暢順,我們用了數年時間提前籌備,早於2020年成立11個工作小組,帶領同事爭分奪秒處理病人服務的過渡事項、樓宇設施測試與交付、儀器安裝與驗收及業務支援等。縱使各項工作非常繁瑣,但同事們上下一心,確保醫院服務不受影響。
能在短短半年時間順利完成新舊大樓的交接,實在是全院所有員工的功勞。同事們需要將服務遷至新大樓外,亦要確保原有服務不受影響,更要顧及新大樓及時啟用。為確保病人留醫期間的治療不可因搬遷中斷,同事着手規劃每項細節,如安排調動手術、新舊手術室無縫交接等,通通以病人服務及安全為首要任務。
不分上下 多行一步
整個「搬屋入伙」過程,相信對所有同事來說,是一次既辛苦且美妙的經歷。全院上下不分你我,在原有日常工作基礎上,額外肩負大量籌備工夫,構思不同情景,預防突發事故。這種願意多行一步、互諒互讓的團隊精神,完全體現一種我們獨有的「廣華情」。我想藉這篇文章再次感謝同事們為醫院、病人的付出,共同塑建「廣華願景」。
「廣華願景」其實是完成整個重建計劃後的廣華醫院,一所符合現代需求、擁有先進設備的急症醫院,以更全面的醫療服務照顧病人。整個重建計劃橫跨超過十載,剛投入服務一年、樓高17層的廣華醫院第一期大樓,可以說只是整個「廣華願景」的一半面貌。
不少病人和訪客都認為,現時廣華醫院的環境和設施較以往已大大改善。走進第一期大樓,中庭設計令日光透過落地玻璃照亮地下大堂;大樓上層的光井設計亦大幅提升室內採光度,大部分病人都能看到窗外景色,讓他們可在更舒適的環境接受治療。
為配合醫院管理局致力建設「智慧醫院」的方向,廣華醫院藉重建的契機引入多項科技配套:包括在第一期大樓全面覆蓋5G專用網絡,14間手術室均為5G模塊式手術室(Modular Operation Theatre)。憑藉這些先進設備,手術影像可即時透過5G傳輸,讓手術室外跨專科的醫療團隊能實時替手術團隊提供意見;未來在特殊情況下,醫生更可通過5G傳輸技術,遙距操控手術儀器,進行遙距手術。
邁向未來 盡善盡美
新急症室的空間和設施進一步完善,面積較以往擴大2.6倍,達6500平方米,增設急症科病房、感染控制隔離區域及提供24小時電腦斷層掃描服務等,並引入急症室電子系統和住院病人藥物處方系統,有助理順病人診症流程,並改善其輪候情況。
在醫院運作管理方面,新設的中央指揮中心,透過科技集中處理醫院的床位調配、資源調配、保安管理和中央房務管理等,提升日常營運效率;醫院也鋪設全面的物聯網感應器,再配合醫院的手機應用程式和5G專用網絡,能實現更多智慧醫院的使用場景。
展望未來,廣華醫院第二期重建工程經已展開。待整項重建計劃完成後,病床數目由現時約1200張,增加至約1700張;手術室由目前14間再增至20間。還有更多不能盡錄的新設備和服務,這就是全院同心塑建的「廣華願景」。有賴團隊齊心協力,「新廣華入伙團隊」早前榮膺今年醫管局的傑出團隊獎。取得如此讓人鼓舞的成果,特別鳴謝所有參與規劃和協助的同事,以及前線醫護人員,使舊大樓的服務,能安全順利地過渡至第一期新大樓。
撰文 : 鄧錦成醫生_廣華醫院行政總監
[信健康] 塑建廣華願景邁向未來,醫療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