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癌症收費多少?收費、預約方法、排期時間、捷徑一文看清

不幸患上癌症,除了要面對疾病帶來的身心煎熬,隨之而來的醫療費用亦是沉重負擔。公立醫院收費相宜,但排期時間長,私家醫院雖然可以更快獲得治療,但費用高昂。究竟公立醫院癌症收費多少?排期時間有多長?如何預約腫瘤科門診?公立醫院轉介到私家醫院檢查有沒有優惠?有沒有其他捷徑?本文將為你詳細拆解。
癌症患者的檢查與治療流程丨提供癌症治療的7間公立醫院丨如何預約公立醫院腫瘤科門診?
公立醫院癌症收費丨公立醫院癌症檢查排期時間丨公立醫院癌症治療排期時間
3大癌症相關公私營協作計劃丨公立醫院轉介優惠丨公立醫院癌症收費常見問題(FAQ)
癌症患者的檢查與治療流程
癌症治療是一個複雜且多階段的過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癌症患者的檢查與治療流程丨1. 初步診斷
患者因身體不適或異常症狀(如腫塊、持續疼痛)到普通科門診求診,醫生會根據症狀安排初步檢查,如血液化驗或影像掃描。
癌症患者的檢查與治療流程丨2. 專科轉介
若懷疑癌症,患者會被轉介至腫瘤科進行進一步檢查,例如活組織檢查(Biopsy)或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或磁力共振(MRI)等。
癌症患者的檢查與治療流程丨3. 確診與分期
確診癌症後,醫生會進行分期評估,確定癌症的嚴重程度和擴散情況,以制定治療計劃。
癌症患者的檢查與治療流程丨4. 治療階段
根據癌症類型和分期,治療可能包括手術、化學治療(化療)、放射治療(電療)或標靶治療。
癌症患者的檢查與治療流程丨5. 康復與跟進
治療後,患者需定期覆診,監測病情並預防復發。
提供癌症治療的7間公立醫院
醫管局按地理位置設立7個聯網提供醫療服務,在每一個聯網都有一間醫院提供腫瘤科服務。7間醫院詳情如下:
-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 威爾斯親王醫院
- 瑪嘉烈醫院
- 伊利沙伯醫院
- 瑪麗醫院
- 屯門醫院
- 聯合醫院(聯合醫院的臨床腫瘤科是最近成立的,所以有些服務還在開展階段)
如何預約公立醫院腫瘤科門診?
患者需先到普通科門診或私家醫生求診,經初步檢查後,若懷疑患癌,醫生會發出轉介信,推薦患者到公立醫院的腫瘤科專科門診。患者可以親身前往醫院、透過傳真或以HA Go手機應用程式內的「預約通」預約臨床腫瘤科門診。
公立醫院醫生會為病人作檢查,如果懷疑病人有機會患上癌症,便會為他安排進一步檢測,例如驗血、磁力共振、電腦掃描、內窺鏡檢查等。這些檢測可以由公立醫院提供,但如果病人想避免輪候而儘快做檢測的話,醫生亦可以轉介病人到私家醫院進行檢測。
公立醫院癌症收費
香港公立醫院的收費以高性價比著稱,政府資助約95%的住院及臨床費用,合資格人士(持有香港身份證的居民)的公立醫院癌症收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項目:
- 住院費用:入院費$75,之後每天$120
- 普通科門診費用:每次$50
- 腫瘤科專科門診或日間程序費用:每次$96
- 藥物費用:通用藥物免費,專用藥物每種藥物$15;自費藥物(如部分標靶藥)按成本收費,另加每種藥物$105行政費用
- 診斷檢查費用:包括組織檢驗、影像掃描等,已包含在住院或門診收費中
- 治療程序費用:電療每次$100,化療每次$120;手術室費用已包含在住院費中
公立醫院癌症檢查排期時間
癌症檢查的排期時間因病情緊急程度而異。公立醫院採取分流制度,將患者分為緊急、半緊急及例行類別。根據醫院管理局2023至24年度的數據,公立醫院放射診斷檢查的輪候時間中位數如下:
- 電腦掃描:
- 緊急個案:3星期(≥1個月)
- 半緊急個案:29星期(≥8個月)
- 例行個案:69星期(≥2年)
- 磁力共振:
- 緊急個案:3星期(≥1個月)
- 半緊急個案:33星期(≥9個月)
- 例行個案:92星期(≥3年)
公立醫院癌症治療排期時間
參考醫管局發布的2021/22年度《關鍵績效指標報告》,以下是公立醫院不同癌症的排期時間(第90個百分位數):
- 癌症病人由決定接受化療到開始化療:約28日
- 大腸癌病人於診斷後首次接受治療(由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81日
- 乳癌病人於診斷後首次接受治療:(由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72日
- 鼻咽癌病人於診斷後首次接受治療:63日
3大癌症相關公私營協作計劃
為縮短癌症患者的輪候時間,醫管局推出多項公私營協作計劃,讓合資格病人以公營價格接受私營服務,以下是3個與癌症相關的公私營協作計劃:
3大癌症相關公私營協作計劃丨1. 公私營協作放射診斷造影計劃
合資格的癌症病人可被轉介至私營醫療機構接受電腦掃描(CT)及磁力共振(MRI) 掃描服務。費用由醫管局全數資助。
3大癌症相關公私營協作計劃丨2. 乳癌手術治療協作計劃
合資格的乳癌病人可被轉介至私營醫院接受指定乳癌手術服務。病人只需繳付與使用醫管局服務相同的費用(專科診症費每次$80、藥物每種$15、入院費$75以及住院費每日$120)。
3大癌症相關公私營協作計劃丨3. 放射治療協作計劃(電療)
合資格的癌症病人可被轉介至私營機構接受放射治療服務。病人只需支付專科門診,及於臨床腫瘤科門診進行日間程序及治療相同的醫管局標準費用(腫瘤科診所或腎科診所日間程序及治理每次$96、專科門診每次$80、電療每次$100、藥物每種$15)。
以上公私營協作計劃有3項共通點:
- 醫管局主動邀請病人
- 參加獲邀病人不是正在輪候新症的病人
- 獲邀病人在指定的私家醫生/醫療機構名單中選擇服務
公立醫院轉介優惠
此外,面對公立醫院檢查輪候時間長,不少市民會考慮到私營醫療機構進行檢查。持有公立醫院醫生轉介信,部分私營醫療機構會提供檢查費用上的優惠,優惠可能低至5至75折,以減輕市民的經濟負擔。即使有折扣,相關檢查費用仍然可能由數千至一萬多元不等,具體費用視乎檢查項目及醫療機構而定。
公立醫院癌症收費常見問題(FAQ)
1. 治療癌症要花多少錢?
合資格人士(持有香港身份證的居民)的公立醫院癌症收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項目:
- 住院費用:入院費$75,之後每天$120
- 普通科門診費用:每次$50
- 腫瘤科專科門診或日間程序費用:每次$96
- 藥物費用:通用藥物免費,專用藥物每種藥物$15;自費藥物(如部分標靶藥)按成本收費,另加每種藥物$105行政費用
- 診斷檢查費用:包括組織檢驗、影像掃描等,已包含在住院或門診收費中
- 治療程序費用:電療每次$100,化療每次$120;手術室費用已包含在住院費中
2. 癌症可以申請什麼補助香港?
香港癌症患者可申請的主要補助和資助包括:
- 傷殘津貼:針對因癌症導致身體功能受限的患者提供經濟支援
- 慈善信託基金:多個慈善機構設有專門資助癌症患者的信託基金,幫助支付治療費用及生活開支
- 撒瑪利亞基金及關愛基金醫療援助:為經濟有困難的癌症患者提供自費藥物及醫療費用資助,涵蓋多種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
- 醫療費用減免:通過醫管局及社會福利署的經濟審查,符合資格者可申請減免公立醫院的醫療費用,包括化療、放射治療等
- 癌症藥物資助計劃:醫管局設有藥物名冊,涵蓋多種癌症治療藥物,病人可查詢是否受資助;部分新藥則可申請額外資助
- 公共篩查及早期診斷計劃:政府提供免費或資助的乳癌、大腸癌、前列腺癌等高風險人群篩查服務,促進早期發現和治療
3. 癌症化療一次多少錢?
在公立醫院接受化療,每次收費$120,就算是做一個周期價錢亦不會太貴。同樣的治療在私家醫院可以牽涉數萬甚至1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