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煙草終局」到「健康生活」
天峯醫生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在5月26日公布香港吸食傳統煙的人口比率,由八... -
7成人唔識BRCA基因突變 有組織免費提供檢測
香港癌症病人及家屬組成之義工團隊「同路人同盟」早前邀請100位癌症患者參... -
-
-
腸胃癌新藥臨床測試
梁澄宇醫生近年,免疫治療被視為未來治癌的曙光。免疫治療透過激活病人的免疫系統,令免... -
時隔百年 傳染病再展威力
徐詩駿醫生傳染病歷史源遠流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發生的大流感,導致全球可能接近50... -
-
-
強迫型人格障礙
吳崇欣G被太太帶來診所,太太說G有強迫症,可是兩人說着說着,太太哭了,G倒是挺... -
婦女自主癌症康復之路
周嘉明副教授 Professor Alexandra McCarthy 梁慧儀博士癌症治療有可能引致患者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受損,並增加患上其他慢性病的風... -
-
-
香港首隻本土訓練導盲犬 Google癌病離世
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前晚在社交網公佈,11年前由台灣導盲犬協會捐贈、本港首... -
取勝,這一場疫戰
勞思傑醫生香港正面對百年一遇的疫戰。第五波疫情已有逾98萬名市民感染,累計超過49... -
葛量洪醫院重建 臨床教研合一 日後將主要提供癌症服務
葛量洪醫院規劃及發展組葛量洪醫院於1957年由香港防癆會(現稱為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成立,... -
預設醫療指示在中國內地的發展
孫思涵博士Advance Directive(簡稱AD)在香港通譯為「預設醫療指示... -
男士輕微尿頻 竟可致腎積水
傅錦峯醫生人到中年,不論男女,亦開始浮現各種健康問題;通常女性皆較願意求醫或接受定... -
當癌症遇上認知障礙症
凌綽姿博士隨着香港人口老化,同時患上癌症及認知障礙症的患者人數也隨之趨升。認知障礙... -
4歲Sheldon癌細胞擴散 母親:傷心到差不多昏過去了
本港4歲男童Sheldon於前年確診患上罕見癌症「神經母細胞瘤」,早前他... -
甲狀腺癌是「無聲殺手」?
羅中佑醫生曾演出《上流寄生族》的30歲韓國女星朴素丹早前確診患上甲狀腺癌,令人再度... -
就讓「蛇」一直冬眠吧
倪明醫生「生蛇」亦即是帶狀皰疹,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水痘癒合後,病毒會潛藏在... -
乳房造影篩查迷思4:做好唔做好?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公共教育委員會主席顏寶倫醫生一連幾集,為大家講解乳房造影... -
奇洛李維斯回信
林震醫生奇洛李維斯被公認為荷里活的一代男神,但他卻沒有豪宅,沒有華衣美服,也沒有... -
乳房造影篩查迷思3:間隔癌
一連兩集,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公共教育委員會主席顏寶倫醫生,都為大家講解乳房... -
持續治療的重要性
黃卓雄中醫師2019年3月4日筆者便開始在《信報》副刊內寫文章,第一篇文章是〈耳水不... -
胰臟癌欠一步入十大
李兆康醫生早前,醫管局公布2019年癌症數字,一向較少人注意的胰臟癌,新症個案躍升...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