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實熱或虛熱

嶺南一帶地區盛行「涼茶」文化,因氣候潮濕、炎熱,人們多以嶺南盛產的草藥熬成「涼茶」,以消暑袪濕。長久以來,香港人也受「涼茶」文化影響,只要自覺「熱氣」,便喝上一碗「涼茶」,期望做到清熱下火效果。
說起「熱氣」,大多數香港人也不知道熱有「實熱」、「虛熱」之分。要解釋何謂「實熱」與「虛熱」,則要先說說人體的健康狀態。人體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陰陽互相調和,達至陰陽平衡。當陰或陽一方缺少或有餘便失去平衡狀態,導致疾病發生。簡單來說,「實熱」即是陽氣多於正常,「虛熱」是陰分少於正常,相對來說形成熱象,但實際上是陰分缺少,不足以滋潤身體。
多屬虛火
觀乎現今香港,單純實火的人不多,更多的是虛火加上脾胃虛寒,若盲目亂投苦寒之藥,或許暫且解除熱象,但久而久之,隨之而來的是使脾胃更虛寒,導致長期泄瀉、畏寒等症狀。
那麼,要如何分辨「實熱」與「虛熱」?兩者的治療方法又有何差別?
「實熱」之人多因過食煎炸油膩食物或因情緒壓抑,積鬱化火;患者多見舌色紅赤,舌苔較厚,甚至苔色偏黃,容易便秘、口臭等。

「虛熱」之人多因疲勞過度、思慮過多,勞傷精血,造成體內陰液不足,不能滋養臟腑。陰液不足以制約陽氣,陽氣無法內斂,內熱自生,出現一系列發熱現象;患者多見舌尖紅,舌上散布芒刺(紅點),舌苔較少,易生口瘡,口渴得飲不減,五心煩熱等。
《黃帝內經》有云:「實則瀉之,虛則補之。」有餘之火應用瀉法,故「實熱」須以性寒性涼之品清火泄熱。陰分不足所致的假熱之象應用補法,故「虛熱」須以甘寒或甘平之品滋養陰分,建議選用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材,如百合、麥冬、銀耳等,以補充身體所需的陰液。
正確分辨「實熱」與「虛熱」,就不會犯虛虛實實之戒,不會使虛者更虛、實者更實了。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
[信健康] 正確分辨實熱與虛熱,中師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