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一文看清 早期症狀不明顯 便秘伴強烈便意恐患癌!

2025-03-21

大腸癌位列香港十大癌症第三位,僅次於肺癌及乳腺癌。但因為大腸癌前兆並不明顯,因此在確診大腸癌時往往已到晚期。下文將為你拆解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成因及高危因素,帶你了解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

大腸癌簡介大腸癌成因與高危因素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
50至75歲可參與大腸癌篩查計劃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常見問題(FAQ)

閱讀更多:
大腸癌症狀丨9大常見症狀 早期確診大腸癌存活率高達九成
大腸癌篩查計劃指南 費用/登記方法/資助金額/收集點一覽(附醫生名單)

大腸癌簡介

大腸癌是香港常見的癌症之一,對市民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統計,2022年本港共錄得5,190宗大腸癌新症,佔癌症總數約14.7%,即每六名癌症新患者中,便有一人患上大腸癌。特別是在45至64歲男性群組中,大腸癌更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

大腸癌早期症狀往往不明顯,使患者容易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號,導致確診時已屬晚期。因此,提高公眾對大腸癌的認識,及早進行篩查,以助發現是否有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對於預防與治療大腸癌至關重要。

大腸癌成因與高危因素

大腸癌成因尚未完全明朗,但研究顯示,生活及飲食習慣與發病風險息息相關。其中,高脂肪、高動物蛋白及低纖維飲食、肥胖、缺乏運動、吸煙、飲酒等均可能增加罹患風險。此外,若有家族病史,患大腸癌機率亦相對較高。

大部分的大腸癌由腸道瘜肉逐步演變而成,過程可長達10至15年。由於大腸癌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部分患者甚至誤將警號視為腸胃不適,例如便秘或大便帶血,從而延誤診治。據數據顯示,本港初期大腸癌確診率不足10%,而約一半大腸癌個案確診時已屬第3或第4期,增加治療難度。

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

大腸癌前兆並不明顯,但可以根據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來自我檢查是否罹患大腸癌。​以下是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

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丨1. 排便習慣改變

若排便習慣發生變化,並持續超過兩星期,例如間歇性便秘、腹瀉,或糞便變細如鉛筆,應提高警覺,並儘早就醫檢查。此外,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裡急後重」的感覺,即便剛剛排便,仍覺得不乾淨,甚至整天都有便意但無法排出。這可能是腸道內腫瘤影響腸道運作的警示信號,應及早求醫檢查。

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丨2. 血便與黏液便

大便帶血可能與痔瘡或腸胃出血有關,但若血液顏色偏暗紅,則可能與大腸癌腫瘤有關。此類出血量通常不大,與肛裂導致的噴射性鮮紅色出血有所不同。因此,如出現血便或黏液便,應立即求醫進行進一步檢查是否罹患大腸癌。

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丨3. 不規則腹痛或絞痛

腸道內部的腫瘤可能導致部分腸道阻塞,進而引起腹部脹痛、氣體增多或排便困難。此類疼痛通常會在排氣或排便後稍微緩解,但會反覆發作。如果持續出現這種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是否罹患大腸癌。

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丨4.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

如果沒有刻意減重,卻發現體重持續下降,並伴隨胃口不佳、食慾降低,可能是癌細胞大量增生,消耗身體營養所致。如出現此類異常情況,並及時尋求醫生診斷是否罹患大腸癌。

大腸癌篩查計劃丨50至75歲可參與大腸癌篩查計劃

香港政府自2016年起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50至75歲、無症狀的香港居民在私營醫療機構接受篩查,以預防大腸癌。截至2024年12月1日,累計已有約50.7萬名合資格人士參與計劃。

根據衞生署最新公告,1949年至1975年出生的香港居民,從2025年1月1日起,符合資格者可參加篩查計劃。政府將資助合資格人士每兩年在私營醫療機構接受一次大腸癌篩查,幫助市民及早發現並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篩查計劃丨大腸鏡檢查 及早篩查以降低風險

醫學界普遍認為,大腸鏡檢查是最準確及有效的篩查方法之一。透過內視鏡,醫生可觀察腸道內部情況,並即時切除可疑瘜肉,以減低癌變風險。

研究顯示,若能於早期發現並治療大腸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可達90%。相反,若確診時已屬第四期,大腸癌存活率則大幅下降至9.3%。因此,年滿50歲或屬高風險人士(如有大腸癌家族病史者),即使沒有明顯症狀,亦應諮詢醫生是否適合進行大腸鏡篩查,以提高預防效果。

大腸癌可防可治,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及定期篩查,可有效降低患病風險。市民應提高警覺,積極關注自身健康,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閱讀更多:
大腸癌腸塞支架手術
大腸癌檢測新科技 腸道微生物標誌物檢驗

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常見問題(FAQ)

1. 如何知道自己得大腸癌?

大腸癌前兆並不明顯,但可以根據大腸癌四大症狀來自我檢查是否罹患大腸癌。​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持續超過兩星期間歇性便秘、腹瀉,或糞便變細如鉛筆)、血便與黏液便、不規則腹痛或絞痛及不明原因體重減輕。如出現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請及時尋求醫生診斷是否罹患大腸癌。

2. 什麼人容易得大腸癌?

大腸癌成因尚未完全明朗,但研究顯示,生活及飲食習慣與發病風險息息相關。其中,高脂肪、高動物蛋白及低纖維飲食、肥胖、缺乏運動、吸煙、飲酒等均可能增加罹患風險。此外,若有家族病史,患大腸癌機率亦相對較高。

3. 大腸癌會一直上廁所嗎?

大腸癌早期四大症狀之一正是排便習慣改變。若排便習慣發生變化,並持續超過兩星期,例如間歇性便秘、腹瀉,或糞便變細如鉛筆,應提高警覺,並儘早就醫檢查。此外,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裡急後重」的感覺,即便剛剛排便,仍覺得不乾淨,甚至整天都有便意但無法排出。這可能是腸道內腫瘤影響腸道運作的警示信號,應及早求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