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習慣與大腸健康
施蘊知醫生我們常常聽到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以有效預防或減低大腸癌發生。這個究竟是老生常... -
男士健康──早期前列腺癌
魏浩然醫生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香港男性中最常見癌症是肺癌、第二位大腸癌... -
-
-
求助個案年輕化 港女性患癌比例超男性
香港防癌會主席朱楊珀瑜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據資料顯示,大腸癌、肺癌及乳癌... -
大腸檢查迷思
張世華醫生大腸癌是全球常見癌症之一,在不少國家的癌症死亡率排名內,大腸癌均位居前列... -
-
-
中大教授研多癌症篩查技術 明年招5000臨床測試
有「無創產前檢測之父」之稱的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昨日公布... -
照腸鏡,有瘜肉,怎麼辦?
顏寶倫醫生上周談論過照胃鏡時通常屬偶然發現的胃瘜肉,今日再談照大腸鏡時特意去尋找的... -
-
-
中大科研奪共奪26獎 人造肌肉助中風「重生」
中文大學多個科研項目早前於「2023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共獲得26個獎項... -
乳癌篩查整裝待發
洪家偉醫生乳癌已持續多年是本港女性最常患癌症,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0年數... -
何謂家庭醫生
侯婧醫生最近已有多篇文章提到《基層醫療健康藍圖》在優化社區醫療體系、加強基層醫療... -
肉乾致癌物超標含獸藥 消委會籲衡量食用
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測試市面30款肉乾、肉鬆和肉紙零食樣本,發現其中1... -
5個月大腸癌化療療程完結 蘇施黃笑對抗癌路
前電台主持蘇施黃(阿蘇)日前在自家YouTube頻道中,上載一條名為「最... -
疫下求診次數減少 新增癌症個案近20年來首度下跌
姚浩然醫生癌症是香港的「頭號殺手」,亦是社會不容忽視的公共衞生議題。醫院管理局香港... -
減肥都跟腸胃問題有關?
施蘊知醫生大家知不知道怎樣計算肥胖程度?我們常用體重指標來評估一個人是否過重或他的... -
胃鏡檢查用途廣
吳家健醫生近年市民關注的腸胃內視鏡檢查,以大腸鏡為多,主要用於大腸癌檢測,有機會在... -
肺癌迷思(二)
黃琼英醫生承上文:3.肺部有陰影,不一定是肺癌。陳生快65歲,從沒有做身體檢查,近... -
巴西球王比利病情惡化 影響腎臟及心臟功能
現年82歲的巴西球王比利患大腸癌,從2021年9月開始接受癌症治療,惟最... -
未入冊醫生病人不獲資助 李夏茵:市民可說服醫生加入
政府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並提出「慢性疾... -
難以揣摩癌指數
黃琼英醫生偉仔40多歲,因為肚痛3個月而入醫院檢查,驗出血液內有一種叫癌胚抗原(C... -
人工智能與大腸鏡
施蘊知醫生科技發達,我們都不時聽到人工智能的話題,究竟什麼是人工智能?它對大腸鏡的... -
放射治療用於哪些癌症?
李兆康醫生「放射治療」這名稱大家應不會陌生,即一般叫的「電療」,事實上並非用電力,...
更多內容